大豆对紫斑病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振东

作者: 朱振东;李怡琳;邱丽娟;李向华;常汝镇;韩春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紫斑病;抗病性鉴定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02 年 21 卷 02 期

页码: 15-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通过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了不同大豆品种对紫斑病的抗性 ,旨在建立大豆对紫斑病抗性鉴定方法 ,为大豆品种资源抗性筛选创造条件。对不同成熟期的 37个大豆品种在自然条件下对紫斑病的抗性调查结果表明 ,大豆紫斑病的发生受气候条件、大豆成熟期和品种抗性的影响 ,由于避开了病害发生的有利时期 ,晚熟大豆品种紫斑病发生很轻或不发病。 1998年和 1999年 ,分别在防虫网室和温室人工接种鉴定 4 5份大豆种质 ,两次的鉴定结果均表明大豆品种间对紫斑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 ,但在温室条件下大豆紫斑病平均病情指数显著低于网室条件下的试验结果。为提高大豆对紫斑病抗性鉴定的准确性 ,建议不同成熟期的品种同期鉴定时可对早熟品种进行摘花 ,保证接种时接种荚荚龄一致 ;对接种荚进行标记 ;设立高感对照 ;鉴定为抗病的材料进行重复鉴定

分类号: S435.651

  • 相关文献

[1]感染紫斑病的大豆种子主要生产指标测定. 赵海红,韩珊珊,王士强,杨晓贺,顾鑫,丁俊杰. 2010

[2]中国590份大豆种质资源对炭疽病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石妞妞,杜宜新,何艳琴,阮宏椿,滕振勇,甘林,连金番,杨中路,陈福如. 2021

[3]8种杀菌剂对大葱紫斑病及根腐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姚玉荣,霍建飞,郝永娟,贲海燕,王万立,吴华丽. 2020

[4]芦笋紫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和药剂筛选研究. 曾蓉,陆金萍,陈文俊,宋荣浩,童蕴慧,戴富明. 2011

[5]大葱抗感紫斑病品种生理特性研究. 梁艳荣,胡晓红,张颖力,姜伟,陈春梅,张少英. 2008

[6]大蒜紫斑病的防治. 何忠全,郭云建,干雪梅,黄腾飞,刘欢,邓玲,包国芳,马平. 2019

[7]燕麦紫斑病的病原. 何苏琴,文朝慧,白滨,刘永刚,荆卓琼,张海英. 2021

[8]不同桑品种对桑青枯病抗性鉴定. 柴晓玲,周水良,严可建,芮孟安,吴俊,祝剑波. 2000

[9]水稻抗稻曲病研究进展. 陈能刚,陈惠查,阮仁超,焦爱霞,谭金玉. 2014

[10]甘蓝型黄籽高油分隐性核不育两系8187AB的选育研究. 邵明波,李风华. 2006

[11]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苗期抗病性鉴定及遗传初步分析. 蔺瑞明,高增贵,崔明珠,纪明山,陈捷,朱茂山,宋书宏,张凯,韦利军. 1999

[12]水稻品种(系)抗稻瘟病鉴定与评价. 黄瑞荣,李湘民,马辉刚,华菊玲,余传元,兰波,邹小红. 2007

[13]黄瓜褐斑病抗病性鉴定技术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王惠哲,李淑菊,管炜. 2008

[14]小麦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及分析. 邱永春,吴鹏,段霞瑜. 2008

[15]金牌菜花-津雪88. 赵前程. 2007

[16]小麦种质资源抗叶锈性鉴定初步研究. 王剑雄. 1991

[17]水稻新品种(系)抗稻瘟病性鉴定研究. 袁筱萍,沈瑛,朱培良. 1992

[18]玉米茎腐病抗性鉴定接种方法研究. 孙淑琴,杨秀荣,田涛. 2012

[19]玉米杂交种抗丝黑穗病鉴定. 王燕,石秀清,王建军,赵丽芳,刘惠民,王富荣. 2010

[20]云南水稻条纹病毒致病性分化及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 吴维,龙亚芹,谭冠林,李凡.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