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制对甘薯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理化性质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步瑜

作者: 刘步瑜;刘兴泉;张治国;吴列洪;蔡静;杨开;吴卫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蒸制;可溶性膳食纤维;中性多糖;酸性多糖;模拟消化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24 年 24 卷 002 期

页码: 140-150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考察蒸制前、后甘薯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F)提取、组成及性质的差异.方法:为获得高品质甘薯SDF,以提高提取得率和SDF总多糖含量为 目标,采用响应面分析和满意度函数方法优化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参数,建立甘薯SDF提取工艺.从蒸制前、后的甘薯中提取得到生鲜甘薯膳食纤维(SDF-F)和蒸制甘薯膳食纤维(SDF-S),对比两者提取得率、多糖组成、膳食纤维含量以及持水力和持油力等理化性质差异,并做体外模拟消化试验.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6、提取温度40 ℃、提取时间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SDF-S的提取得率[(6.13±0.25)%vs(2.89± 0.18)%]、中性多糖含量[(59.31±0.73)%vs(46.83±0.63)%]、酸性多糖含量[(25.36±0.48)%vs(9.60±0.14)%]、膳食纤维含量[(54.71±6.70)%vs(35.69±3.25)%]、持水力[(4.60±0.31)g/g vs(3.27±0.21)g/g)]和持油力[(3.30±0.40)g/g vs(1.82±0.28)g/g)]显著高于SDF-F(P<0.05),而SDF-F的抗消化性优于SDF-S.结论:蒸制处理虽提高了甘薯SDF的可及性,但导致SDF的抗消化性减弱.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铁皮石斛3种酸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陈松林,吴志刚,姜武,陶正明. 2016

[2]大蒜中性多糖的分离纯化(Ⅱ). 蒋秋燕,张振华,乔旭光. 2006

[3]改性桔皮膳食纤维吸附茶多酚的条件优化及其体外模拟消化稳定性研究. 高慧颖,赖恭梯,官雪芳,郑亚凤,李舒婷,王琦. 2022

[4]芦笋老茎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微胶囊的性质研究. 张耀,程文龙,刘光宪,王辉,李雪,王丽,李万刚. 2022

[5]仿生消化法评定猪饲料营养价值的研究进展. 王钰明,赵峰,张虎,张宏福. 2016

[6]油茶饼粕中残油榨取技术研究. 王文杰,陈长庚,黄建琴,张必桦,吴新荣,徐奕鼎,罗仲兴,方吴云. 2011

[7]纤维素、淀粉、精氨酸对人参皂苷Rb_1水解反应的影响. 刘敏,郑培和,金银萍,逄世峰,邵财,王佳,王英平. 2013

[8]不同漂烫、蒸制及冻存处理对菜用大豆贮藏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代慧敏,董宇,李岩,支欢欢. 2023

[9]熟制方式对克氏原螯虾剥壳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谌玲薇,邱文兴,刘煊,谭宏渊,乔宇,汪超. 2024

[10]固体方便八宝粥的研制. 冯耐红,卫天业,郑洪源,李晋花,侯东辉. 2006

[11]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蒸制过程中草鱼肉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方心如,肖乃勇,郭全友,施文正. 2023

[12]昭通产乌天麻的变温干燥工艺研究. 葛进,刘大会,崔秀明,代超,杨野. 2015

[13]超声提取玉米皮天然水溶性膳食纤维研究. 魏书信,侯传伟,王安建,朱广成. 2010

[14]酶法制取玉米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 祝美云,侯传伟,魏书信,陆丽利. 2008

[15]超声协同酶法提取杏鲍菇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苗敬芝,董玉玮,秦杰. 2015

[16]超声结合酶法提取红薯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功能性研究. 董玉玮,苗敬芝,陈尚龙. 2014

[17]以豆渣为原料的素肉产品挤压前后营养因子含量变化. 吕斌,于寒松,王玉华,朴春红,刘俊梅,代伟长,胡耀辉. 2016

[18]CO_2辅助挤压对马铃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影响. 邹妍,王力,王梅,雷尊国,董楠. 2020

[19]3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郑刚,胡娟,吴洪斌,明建,糜漫天,赵国华. 2011

[20]红枣可溶性膳食纤维饮料的研制. 张江宁,丁卫英,张玲,韩基明,杨春.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