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池塘吊筐式附着基养殖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云峰

作者: 李云峰;王宇辰;周丽;高祥刚;苏浩;高磊;赫崇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刺参;附着基;吊筐

期刊名称: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3-4939

年卷期: 2015 年 02 期

页码: 102-104+115

摘要: 刺参附着基一般采用石头、空心砖、编织布、网片等材料,但上述附着基存在刺参可附着面积少、易被泥沙掩埋、不便监测和采捕等问题。该试验以刺参池塘养殖附着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新型可移动式吊筐附着基,根据吊筐的组装和排布方式不同,分为"浮球-聚集分布"和"气袋-垄状分布"两种模式;分别在4个养殖池塘进行生产试验,池塘总面积为80 000 m2,其中1和3号池塘为浮球-聚集模式、2号池塘为气袋-垄状模式,4号对照组池塘为石头附着基。经一年的养殖周期,对1号、2号和4号池塘的养殖容量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分别为0.29 kg/m2、0.39 kg/m2和0.19 kg/m2。测量结果表明吊筐附着基的两种养殖模式都取得较理想的养殖效果,与对照组池塘相比,吊筐附着基的养殖容量优于石头附着基。

分类号: S968.9

  • 相关文献

[1]刺参苗期附着基更换频率对刺参生长及其养殖系统菌群结构的影响. 王印庚,张文泽,廖梅杰,李彬,荣小军,张正,李华,范瑞用,宁鲁光. 2016

[2]刺参的趋光性以及对附着基颜色的感应行为. 张辉,王印庚,荣小军,曹善茂,陈霞. 2009

[3]不同类型附着基对刺参栖息趋向性的影响分析. 管敏,王印庚,陈贵平,廖梅杰,潘鲁青,薛太山. 2012

[4]基于有性繁殖的鼠尾藻规模化繁育试验. 孙修涛,王飞久,汪文俊,江洪涛,王义民,汤庭耀,李生尧. 2010

[5]杂色鲍幼体附着基藻际细菌群落的PCR-DGGE分析. 赵旺,姜敬哲,王江勇,陈韬,刘广锋,王瑞旋,杨蕊. 2013

[6]枸杞岛铜藻垂直分布格局及成因分析. 毕远新,章守宇,王伟定,吴祖立. 2014

[7]浒苔孢子在不同材料基质上的附着萌发差异性研究. 耿慧霞,颜天,于仁成,张清春,孔凡洲,周名江. 2018

[8]海参陆基工厂化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张辉,王印庚,荣小军,陈霞. 2008

[9]海泥附着基的青蛤工厂化育苗试验. 赵玉明,顾润润,于业绍. 2005

[10]海萝属藻类繁殖生物学及增养殖研究进展. 郭永坚,张文文,李俊伟,朱长波,颉晓勇,郭奕惠,陈素文. 2015

[11]刺参池塘养殖青苔防治方法. 张传涛,赵炳然,曹金凤,孙祥山. 2016

[12]裂壶藻对刺参生长、免疫及消化酶的影响. 黄亮华,李浩洋,李彬,廖梅杰,陈骏佳,班甲,荣小军,李强,王印庚. 2014

[13]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致病菌——灿烂弧菌的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王印庚,荣小军,张凤萍,王岚,廖梅杰,邹安革. 2013

[14]应用PCR方法检测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灿烂弧菌. 张凤萍,王印庚,李胜忠,荣小军,廖梅杰,张正. 2008

[15]仿刺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潘传燕,臧云鹏,廖梅杰,王印庚,荣小军,张正,李彬,陈贵平. 2012

[16]高温暴雨时节莱州湾沿岸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曹金凤,张传涛,赵炳然,孙祥山,宁晨洁,黄经献. 2016

[17]刺参养殖池环境细菌群落对底质改良剂的响应. 李晓龙,李秋芬,姜娓娓,刘淮德,王晓红,宋娴丽,安鑫龙. 2015

[18]饥饿胁迫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免疫和生长的影响. 田青,荣小军,李彬,廖梅杰,姜燕,范瑞用,王印庚,李强. 2014

[19]刺参体腔液穿刺抽取后细胞恢复过程的初步研究. 王印庚,廖梅杰,郝志凯,王桂青,荣小军,陈贵平,陈霞. 2010

[20]投喂频率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体成分组成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房景辉,刘相全,赵海峰,王圣,韦秀梅,冯艳微,刘义豪.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