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α辅肌动蛋白(α-Actinin)1基因遗传变异与产犊数性状的相关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淮亚红

作者: 淮亚红;王淑辉;姬爱国;许尚忠;高雪;任红艳;陈金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牛;辅肌动蛋白1基因;RFLP;双胎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ISSN: 1007-7626

年卷期: 2008 年 24 卷 04 期

页码: 351-3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辅肌动蛋白1(α-actinin1)基因对母牛产犊数的影响,以鲁西单胎牛,鲁西双胎牛,南阳牛,晋南牛,荷斯坦牛,三河牛和延边牛为研究对象,以α-actinin1为影响产犊数的候选基因,分别扩增418bp和505bp2个片段,采用直接测序,RFLP-RsaⅠ和RFLP-ApaⅠ方法检测α-actinin1基因的多态性,并将其与产犊数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在内含子15第227nt处的碱基发生G→A突变,和内含子10第3124nt处发生A→G突变,使其产生酶切多态.对2个酶切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χ2检验表明:在G227A位点,除了鲁西单胎牛外,其他群体都已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在A3124G位点,除了鲁西双胎牛外,其余群体都已经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SAS9.0的最小二乘拟和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A3124G位点的AG基因型的产犊数的最小二乘均数极显著(P<0.01)高于基因型AA;而单倍型组合G-G的产犊数的最小二乘均数显著高(P<0.01)于其它3种单倍型组合.α-actinin1基因有可能作为产犊数性状的候选分子的遗传标记.

分类号: S823

  • 相关文献

[1]牛GDF9和BMP15基因遗传变异与双胎性状的关系研究. 张路培,张小辉,许尚忠,高雪,任红艳,陈金宝. 2007

[2]奶牛TLR4基因的多态性与乳房炎的相关性研究(英文). 王兴平,许尚忠,高雪,任红艳,陈金宝. 2007

[3]出生体重不一致双胎0~4岁体格生长状况研究. 万燕南,隋雅楠,徐铣明,张站站,钟元峰,程茜. 2019

[4]双胎生长不一致的成因与结局研究进展. 万燕南,程茜. 2019

[5]人工诱导母牛生产双胎肉牛的研究. 吴乃科,万发春,孙希山. 2001

[6]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定位及其小种专化性. 罗利军,梅捍卫,赵新华,钟代彬,王一平,余新桥,应存山,ZhikangLi,A.H.Paterson,DaolongWang,R.Tabien,L.Zhu,J.W.Stansel. 1998

[7]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朱英,陶刚,黄永会,刘作易. 2010

[8]贵州地方猪品种HSL基因多态性与屠宰性状的关联性研究. 王安娜,冉雪琴,王嘉福,夏先林. 2009

[9]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王斌. 2012

[10]应用RFLP定位水稻的生育期基因. 沈波,钱惠荣,王建林,郑康乐. 1994

[11]水稻广亲和品种的DNA指纹分析. 钱惠荣,沈波,郑康乐. 1993

[12]转基因棉花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李长林,张欣,吴建波,刘惠芬. 2008

[13]提取水稻DNA的一种简易方法. 卢扬江,郑康乐. 1992

[14]水稻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郑康乐,沈波,于飞,赵成章,戚秀芳,徐星明. 1990

[15]分子标记在丛枝菌根研究中的应用. 孙向伟,王晓娟,张贵启,高飞翔,沈禹颖,金樑. 2009

[16]DNA标记的种类、特点及其研究进展. 刘学军,童继平,李素敏,韩傲男. 2010

[17]“Lemont/特青”重组自交系的六性状籼粳分类研究. 梅捍卫,黎志康,王一平,余新桥,钟代彬,罗利军,应存山. 1997

[18]分子标记在丛枝茵根研究中的应用. 孙向伟,王晓娟,张贵启,高飞翔,沈禹颖,金樑. 2009

[19]应用RFLP标记研究水稻的广亲和基因. 郑康乐,沈波,钱惠荣,王建林. 1992

[20]水稻再生能力和头季稻产量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谭震波,沈利爽,陆朝福,陈英,朱立煌,周开达,袁祚廉.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