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离体小孢子培养技术培育叶用芥菜耐抽薹新品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兵

作者: 唐兵;付文苑;赵利芬;杨巍;王青青;瞿飞;吴康云;邓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叶用芥菜;耐抽薹;小孢子;双单倍体;倍性;秋水仙素;再生;嵌合体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100-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快速选育叶用芥菜耐抽薹新品种,以贵州本地资源威宁青菜和修文青菜2个基因型为供体材料进行离体小孢子培养。结果表明,2个基因型均诱导出胚,产胚量分别为29.5胚/蕾和15.6胚/蕾;选取子叶形胚接种到再生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形成再生植株,成苗率达88.33%。2个基因型诱导出的单倍体在秋水仙素质量浓度为100.0 mg/L时加倍效率最佳,分别为52.00%、67.40%;对260株再生株进行倍性鉴定,检测到单倍体、双单倍体、非整倍体、单倍体+二倍体嵌合体、二倍体+四倍体嵌合体5种类型,其中,威宁青菜单倍体占87.50%,双单倍体占8.75%,其他倍性占3.75%;修文青菜单倍体占77.50%、双单倍体占17.50%,其他倍性占5.00%。不同倍性材料田间表现,单倍体无花粉,不结实,植株矮小;单倍体+二倍体嵌合体正常开花结实,植株长势强,但有部分空荚;非整倍体虽有花粉,但是结荚小,种子较小、不饱满,植株长势较弱;双单倍体、二倍体+四倍体嵌合体长势较好,有花粉,并且种子饱满,量多。因此,可先根据植株田间表现判断倍性,再选择性进行倍性检测。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了威宁青菜和修文青菜优良叶用芥菜耐抽薹新品系,新品系均耐抽薹性强,分蘖性弱,纯合度100.00%,解决了常规种经常出现纯合度不够、田间表现不整齐、影响大规模生产的难题。

分类号: S637.2

  • 相关文献

[1]一种快速、简易鉴定甘蓝类蔬菜染色体倍性方法的研究. 袁素霞,刘玉梅,方智远,杨丽梅,庄木,张扬勇,孙培田. 2007

[2]植物体外雄核发育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张晓强,杨阳,金樑,周海辰,姜少俊,宋瑜,王晓娟. 2015

[3]甘蓝型油菜DH植株创建及其倍性的流式鉴定. 介智靖,闫晓红,方小平,杨洁,黄进勇,魏文辉. 2010

[4]木薯成熟种茎多倍体诱导及鉴定. 曹升,谢向誉,周慧文,曾文丹,严华兵. 2014

[5]金钱树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谢添伟,莫饶,唐燕琼,黄明忠,冷青云,杨松. 2012

[6]菊花花色嵌合花瓣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魏曼曼,王江民,Muhammad Imtiaz,洪波. 2014

[7]西瓜离体诱导四倍体及倍性早期鉴定研究. 刘文革,阎志红,赵胜杰,何楠. 2005

[8]茄子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王利英,乔军,石瑶,李素文,苗博瑛. 2015

[9]叶用芥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赵夏云,邓英,陶莲,杨静,唐兵,吴康云,杨虎,谭明. 2017

[10]叶用芥菜的繁(制)种方法研究. 杨静,邓英,吴康云,赵夏云,唐兵,王维芳. 2017

[11]不同叶用芥菜品种营养成分分析. 邓英,宋明,吴康云,郭惊涛,孟平红. 2010

[12]叶用芥菜新品种“黔青2号”的选育. 郭惊涛,吴康云,邓英,孟平红,龙云春,吴秀刚,袁学华. 2012

[13]叶用芥菜新品种黔青1号的选育. 吴康云,郭惊涛,邓英,孟平红,袁学华,蔡炎. 2011

[14]沿海滩涂野生叶用芥菜的耐盐性及利用潜力. 崔世友,张蛟蛟. 2014

[15]叶用芥菜游离小孢子的培养及其植株再生. 吴康云,陶莲,李正丽,邓英,孟平红,赵大芹. 2011

[16]一份叶用芥菜功能不育材料的发现与鉴定. 黄玲,钟新民,李必元,王五宏,岳智臣. 2011

[17]叶用芥菜杂交新组合比较试验. 张双照,丘启松,黄发茂,薛珠政. 2019

[18]叶用芥菜种质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加强,骆霞虹,陈常理,朱关林,金关荣. 2015

[19]HPLC法分析叶用芥菜种子中莱菔硫烷含量. 兰梅,杨红丽,胡靖锋,张丽琴,徐学忠,和江明. 2020

[20]叶用芥菜叶缘裂刻的功能优势探究及其候选基因验证. 滕九翠,邓英,唐兵,陶莲,王青青,归俊娥,曹冰东,杨巍,李魁印,宋莉,付文苑.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