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地力演变及其与种植业结构关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双异
作者: 李双异;刘慧屿;白伟;孙占祥;汪景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耕地地力;评价;演变;种植业结构
期刊名称: 土壤通报
ISSN: 0564-3945
年卷期: 2016 年 47 卷 06 期
页码: 1300-13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以辽宁省西部典型低山丘陵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简称阜蒙县)为研究区,以2011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中耕地图斑为评价单元,研究1980~2011年30年来耕地地力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与种植业结构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地力演变为提升型、衰退型和平衡型的耕地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50.70%、18.77%和30.53%;地力演变总体呈现东部和中部升高,南部和西部降低的趋势,并且与种植业结构关系密切;优化玉米和花生的种植业结构有助于耕地地力的提升;针对当地实际情况,提出耕地地力提升的措施。
分类号: S151.9
- 相关文献
[1]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陵水黎族自治县耕地地力评价. 魏志远,王登峰,吕烈武,漆智平. 2012
[2]海南省琼中县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张冬明,卓奂福,谭丽霞,张文,谢良商. 2014
[3]基于GIS的宁夏西吉县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杨淑婷,王明国,张学俭. 2017
[4]调整种植业结构 发展甜高粱生产. 王兆木,涂振东. 2005
[5]长江中游洪区种植业的结构调整. 朱明芬,王磊,王德仁,王雅芬. 2000
[6]农作物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 . 1999
[7]调整种植业结构 发展甜高粱生产. 王兆木,涂振东. 2004
[8]保障粮食安全 注重种植业结构均衡发展. 管叔琪. 2011
[9]草地畜牧业对晴隆县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 高亚敏,张大权. 2011
[10]保障粮食安全 注重种植业结构均衡发展. 管叔琪. 2011
[11]青海山旱地耕作制度研究. 申海峰,马进福. 1997
[12]新时期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 罗其友,刘洋,唐华俊,周振亚,尤飞,高明杰. 2018
[13]把握时机 发展苎麻生产. 张运雄,谢国炎. 1996
[14]大力发展黑龙江省青贮玉米生产. 王明泉. 2009
[15]新时期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 罗其友,刘洋,唐华俊,周振亚,尤飞,高明杰. 2018
[16]早熟高梁新品种龙杂17机械化密植栽培技术. 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2016
[17]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化肥施用量的影响. 刘静,连煜阳. 2019
[18]我国亚麻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王玉富. 2004
[19]重庆化肥投入驱动因素、减量潜力及环境效应分析. 梁涛,赵敬坤,李红梅,王妍,曹中华,张务帅,王孝忠,郭超仪,石孝均,陈新平. 2024
[20]大化县耕地地力评价及土壤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韦佑霖,韦玉坚,刘永贤,韩烨君.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农田土壤可溶性氮组分的影响
作者:隽英华;何志刚;刘慧屿;刘艳;陈玥
关键词:秸秆还田;施氮方式;无机氮;可溶性有机氮;可溶性全氮
-
辽宁省(1980-2019年)主要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与秸秆综合利用减排增效分析
作者:赵颖;何志刚;韩瑛祚;刘慧屿;宫亮;肖劲松;董环
关键词:秸秆综合利用;固碳减排;化肥替代
-
根系互作对谷子和花生间作体系根际微生物碳代谢的影响
作者:邹晓锦;宫亮;冯良山;黄波;刘慧屿;吕有林;谭礼宁;孙占祥
关键词:禾本科;豆科;根系互作;碳源代谢特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不同施氮量下玉米花生间作不同玉米行对土地当量比和产量贡献的研究
作者:赵凤艳;张勇勇;冯晨;白伟;郑家明;蔡倩;张哲;杨宁;向午燕;孙占祥;冯良山
关键词:间作;氮肥;种间竞争;土地当量比;产量
-
不同秸秆育苗基质对水稻幼苗生长和根际微环境的影响
作者:赵颖;何志刚;曲航;刘慧屿;肖劲松
关键词:秸秆;基质化;水稻幼苗;最佳配比;根际微生物;生理指标;形态指标
-
播期与开沟深度对春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向午燕;白伟;冯良山;蔡倩;张哲;孙占祥;冯晨
关键词:播期;开沟深度;水分利用效率;资源利用效率;产量
-
旱作农田土壤固碳研究进展
作者:邹逸淼;白伟;蔡倩;杜桂娟;李双异
关键词:旱作;保护性耕作;土壤有机碳;碳固定;耕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