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逆相关基因TaGB1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小婷

作者: 王小婷;王文静;李波;杨雯晶;胡卫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抗逆;TaGB1基因;同源克隆;表达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8 年 09 期

页码: 1011-10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小麦的TaGB1基因特性、表达情况及其与双子叶植物同源基因的进化关系,以小麦品种济麦22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小麦G蛋白β亚基编码区序列,TaGB1编码区全长1 143bp,编码380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41kD,基因组序列中包含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分别位于小麦基因组的4A、4B、4D染色体上,不同拷贝的氨基酸同源性高达99.91%。TaGB1基因结构中包含7个WD40保守域,表达产物位于胞质和质膜上。经系统发育进化关系分析,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G蛋白β亚基分化形成两大分支;TaGB1在进化关系上与单子叶植物较近,而与拟南芥等双子叶植物较远。TaGB1在ABA、盐、热和干旱胁迫条件下上调表达,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均有表达,叶片中表达量较高,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调控植物的抗逆反应。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3个NAC转录因子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蔺瑞明,徐世昌. 2010

[2]小麦生长素结合基因TaABP1-D的克隆、功能标记开发及其与株高的关联. 乔麟轶,张磊,张文萍,赵光耀,王玺,贾继增. 2012

[3]小麦铁结合蛋白基因的同源克隆. 赵永亮,周荣华,贾继增. 2008

[4]小麦抗逆相关转录因子TaNAC47的功能分析. 张丽娜,张立超,赵光耀,贾继增,孔秀英. 2015

[5]小麦分子育种研究进展Ⅰ.与小麦抗逆性相关的功能基因. 韩斌,王长彪,任永康,赵兴华,董艳辉,李亚莉,唐朝晖. 2015

[6]小麦锌指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与表达分析(英文). 万平,令利军,周文娟,张文俊,凌宏清,朱立煌,张相岐. 2004

[7]小麦TaNAC5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胡伟,颜彦,韦运谢,铁韦韦,候晓婉. 2014

[8]小麦TaABC1L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王彩香,景蕊莲,毛新国,庞晓斌,刘惠民,昌小平. 2007

[9]转玉米C_4型高光效pepc基因小麦的分子特征及光合特性研究. 张建红,许为钢,王会伟,李艳,胡琳. 2012

[10]小麦叶绿素酸酯a氧化酶(TaCAO)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王重,樊哲儒,张跃强,李剑峰,高新,时佳. 2021

[11]小麦品种高产性能遗传与表达的生命学解释. 温钟瑞,张明义. 1998

[12]高赖氨酸含量基因在转基因小麦的表达及其赖氨酸含量分析. 孟超敏,陈绪清,梁荣奇,杨凤萍,张立全,张晓东,陈天佑,辛世文. 2004

[13]小麦小G蛋白Rab2基因TaRab2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郭志爱,臧庆伟,景蕊莲,赵军,昌小平,李润植,赵志立. 2007

[14]小麦TaMAPK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胡伟,颜彦,马占兵. 2014

[15]病原诱导的小麦转录因子TaERF1b基因的分离和表达. 董娜,张增艳,辛志勇. 2008

[16]一种抗虫凝集素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对油菜的遗传转化. 张正英. 2012

[17]箭筈豌豆两个肌动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张磊,刘志鹏,张吉宇,张妙青,王彦荣. 2010

[18]箭箸豌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张磊,刘志鹏,张吉宇,张妙青,王彦荣. 2011

[19]甘蓝型油菜BnADC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洪林,闫晓红,袁亚宾,刘王辉,胡长清,李晨,陈春丽,魏文辉. 2012

[20]滨麦草与百萨偃麦草PHR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张雪莹,李太强,王洪刚,李兴锋.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