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育高含油量双低油菜品种的理论与实践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云昌

作者: 李云昌;胡琼;梅德圣;李英德;徐育松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

关键词: 高含油量;中油杂8号;中油杂11;生产效益;双低油菜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06 年 28 卷 01 期

页码: 92-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含油量作为油菜生产最终目标性状产油量的组成因素,与油菜生产效益的提高息息相关。在目前我国油菜产量水平已得到相当程度提高的前提下,培育高含油量油菜品种是进一步发展油菜产业的必由之路。根据油菜含油量的遗传特点,结合培育高含油量杂交油菜品种中油杂8号和中油杂11的体会,提出了除了利用黄籽以外,培育大粒和适宜植株形态性状的品种也是提高油菜含油量的重要途径。初步构建了高含油量油菜品种的形态组成,并基于近年来参加和通过国家区域试验的冬油菜品种含油量变化情况,展望了我国高含油量油菜育种的发展前景。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高产油量优质杂交油菜中油杂8号的选育及优良特性. 李云昌,胡琼,梅德圣,李英德,徐育松. 2005

[2]不同时期摘薹对黔油29号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易燕,徐守波,卢峰,曾兵,罗莉斯,李大雄. 2012

[3]高油油菜品种中油杂11的分子辅助选育及广适应性. 李云昌,胡琼,梅德圣,李英德,徐育松,谭祖猛. 2008

[4]甘蓝型油菜中油杂8号种子纯度的SSR鉴定. 梅德圣,李云昌,胡琼,李英德,徐育松. 2006

[5]油菜新品种三北98特征特性及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程国平,赵继献,高志宏,任廷波,胡海军. 2010

[6]“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油研十号的选育. 侯国佐,杜才富,侯燕,秦信蓉. 2004

[7]双低杂交油菜品种油研11号及高含油量选育技术. 侯国佐,侯燕. 2006

[8]“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的选育研究. 侯国佐,杜才富,侯燕,秦信蓉. 2005

[9]强优势油菜品种农华油101在国家区试中的产量及含油率表现. 侯国佐,侯燕,何惠萍,侯剑,林勇,杨百建. 2010

[10]油研系列品种高含油量表现及高油分高蛋白选育技术研究 Ⅰ.油研系列品种在全国和贵州区试中含油量表现. 侯国佐. 2007

[11]甘蓝型油菜双低高含油量恢复系017R的选育. 何惠萍. 2008

[12]高含油量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5号的选育. 孙华,许才康,张建栋,陈培峰,黄萌. 2012

[13]高含油量油菜品系T057-7选育方法研究. 朱家成,张书芬,文雁成,王建平,赵磊,王军亮,刘改. 2009

[14]高含油量油菜杂交种双油092的选育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朱家成,张书芬,王建平,雁成,张书法,赵磊,曹金华,何俊平,蔡东芳. 2016

[15]优质黄籽杂交油菜新品种黔黄油21号的选育研究. 魏忠芬,王军,李德文,张太平. 2008

[16]生态穿梭育种在甘蓝型油菜高油选育中的作用. 关周博,田建华,董育红,李少钦,韦世豪,姚雪雁,郑磊,王学芳,张文学. 2013

[17]杂交油菜品种秦荣4号的选育与应用. 关周博,田建华,董育红,李少钦,韦世豪,郭徐鹏,张文学. 2016

[18]高含油量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浙双72. 张冬青,张尧锋,丁厚栋,赵坚义. 2002

[19]优质油菜品种秦优7号的选育、杂种生产及纯度检测. 李殿荣,田建华,陈文杰,任军荣,穆建新,张新,王灏. 2010

[20]高油花生新品种花育6801的选育. 石延茂,袁美,任艳,李双铃,尹亮,吴丽军,赵红军.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