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主要营养品质近红外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丽君

作者: 王丽君;刘三才;么杨;任贵兴;程须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豆;近红外法;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无损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3 年 14 卷 05 期

页码: 833-8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运用近红外法预测了中国绿豆主要营养品质蛋白质、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并比较绿豆粉和子粒两种不同样品类型的差异。102份绿豆核心种质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近红外分析系统扫描了绿豆子粒和粉样品。光谱数据经预处理后,构建了最小二乘回归预测和交互验证模型并获得了最优校正统计参数。绿豆粉样品最大R2值和最小SECV值蛋白质含量为0.95和0.329,淀粉含量0.90和0.576,直链淀粉含量0.89和0.307,RPD值为3.08~4.61。子粒样品最大R2值和最小SECV值蛋白质含量为0.90和0.404,淀粉含量0.88和0.643,直链淀粉含量0.85和0.426,RPD值为2.51~3.23。模型的稳健性采用外部验证法进行了评价。绿豆粉样品的平均差异为1.0%~1.8%,比子粒样品略低。结果表明绿豆粉3种组分的近红外预测方法具有快速和简单的特点,可应用于绿豆品质的测定。子粒样品还具有无损种子结构,保持种子活力的特点,可在育种、种质资源创新等方面应用,但其准确度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分类号: S522

  • 相关文献

[1]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粮油作物品质无损分析的研究. 王林友,王建军,张冬青,张尧锋,张利华,周学秋. 2002

[2]北方杂交粳稻品质指标的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郝宪彬,胡培松,张忠旭,王彦荣,李全英,华泽田. 2007

[3]近红外法同时测定黄酒酒精度和总糖. 田翔,秦慧彬,王君杰,乔治军,孙云云. 2020

[4]同步辐射技术在农产品及其产地土壤重金属研究中的应用. 李富荣,石含之,徐爱平,吴志超,邓腾灏博,陈永坚,王富华. 2020

[5]近红外光谱的不同产地柑橘无损鉴别方法. 张欣欣,李尚科,李跑,单杨,蒋立文,刘霞. 2021

[6]"张杂谷"系列谷子品种淀粉含量的分析与评价. 韩俊华,张爱霞,罗敏,张少丹,平慧娟,王慧军. 2012

[7]稻谷对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Motschulsky的抗性. 李宝娟,张志涛. 1990

[8]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青先国. 2003

[9]分光光度法测定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误差分析. 段传玲,兰静,张宏坤. 2015

[10]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包合物形成机理的研究. 冯涛,刘芳芳,荣志伟,庄海宁,刘轶. 2015

[11]转Q酶干扰基因玉米直链淀粉及相关性状的分析. 袁文娅,关淑艳,董灵艳,张君. 2015

[12]食味特性因子及理化性状对粳稻食味品质的影响. 刘俊云,崔晶,赵居生,陈秀琴. 2005

[13]云南野生稻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测定. 彭波,陈瑞,史冬燕,黄兴奇,刘小烛,程在全. 2008

[14]RNAi沉默淀粉分支酶基因SEEI对玉米直链淀粉合成的影响. 郭新梅,宋希云,张晓东. 2010

[15]高直链淀粉在食品和材料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李明. 2019

[16]不同生态型低AC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研究. 邹茜,邵源梅,黄平,李华慧,辜琼瑶,郭咏梅,李少明. 2019

[17]“张杂谷”系列谷子品种淀粉含量的分析与评价. 韩俊华,张爱霞,罗敏,张少丹,平慧娟,王慧军. 2012

[18]青稞籽粒主要组分对其淀粉膨胀势的影响. 翟会生,唐珊珊,潘志芬,李俏,邓晓青. 2017

[19]黑粒小麦资源的籽粒淀粉组分和SGP-1蛋白组成研究. 孟雅宁,王恰恰,张业伦,兰素缺,李光威,李杏普,古东月. 2018

[20]40份糜子资源淀粉组成及含量分析. 邵欢欢,石甜甜,何杰丽,冯颖,陈凌,王海岗,王瑞云,乔治军.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