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建青
作者: 张洪刚;王振营;何康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地理种群;滞育;光周期;温度;滞育诱导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3 年 56 卷 09 期
页码: 996-100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属兼性滞育昆虫,其滞育特性与种群利用适生境的最大化和季节性活动密切相关。解析季节性因素如光周期和温度对其滞育的诱导作用可为预测种群发生动态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在HPS-500型和HPG-320H型自动控制环境气候箱中,测定了RH 80%下温度20℃,27℃和30℃与11个光周期组合对吉林农安(NA)、河北衡水(HS)、广东惠州(HZ)和海南海口(HK)等4个地理种群的滞育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光周期、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均对亚洲玉米螟滞育诱导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光周期在滞育诱导中起主导作用。在20℃条件下,其光周期反应曲线属典型的长日照的反应型,临界光周期随种群分布的地理纬度降低而缩短,4个地理种群NA,HS,HZ和HK的临界日昼长依次为14 h 3 min,13 h 59 min,13 h 32 min和13 h 7 min,最有效的滞育诱导光周期是日昼长12 h。另一方面,随种群分布纬度升高,其对光周期诱导滞育的敏感性降低。温度为27℃时,其光周期反应曲线为短日照-长日照反应型,各种群有两个临界光周期,临界日昼长依次为12 h 50min和13 h 32 min,11h 35 min和13 h 8 min,12 h 58 min和13 h 1 min,以及11h 50 min和12 h 26 min,且最有效的滞育诱导光周期范围的滞育率明显低于20℃。一定温度范围内(20℃~27℃),随温度升高,临界光周期缩短;温度达到30℃时则滞育显著被抑制,滞育率仅为4.3%或更低。这些结果说明温度对亚洲玉米螟滞育的光周期诱导具有很强的补偿作用。因此,在自然界亚洲玉米螟的滞育具有温度补偿作用的长日照反应型昆虫,临界光周期随地理纬度北移而增长;种群滞育的短日照-长日照反应型特性可能是产生局部世代种群的重要内因。
分类号: S435.132
- 相关文献
[1]温度和光周期对管侧沟茧蜂滞育诱导及滞育茧的低温冷藏. 路子云,冉红凡,刘文旭,屈振刚,刘小侠,李建成,张青文. 2014
[2]温度和光周期对绿盲蝽滞育诱导的影响. 卓德干,李照会,门兴元,于毅,张安盛,李丽莉,张思聪. 2011
[3]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诱导作用. 文丽萍,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2006
[4]低温下光周期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滞育诱导的调控作用. 张礼生,陈红印,李玉艳,张洁. 2011
[5]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滞育形成的影响. 弓惠芬,陈霈,王瑞,连梅力,夏志红,阎毅. 1984
[6]伞裙追寄蝇滞育诱导的温光周期条件和低温贮藏. 韩海斌,姜珊,王建梅,刘爱萍,黄海广,徐林波. 2018
[7]中红侧沟茧蜂滞育诱导和滞育茧的冷藏. 浑之英,王德安,路子云,潘文亮. 2005
[8]草地螟阿格姬蜂的滞育诱导和滞育茧的低温贮藏. 徐忠宝,刘爱萍,徐林波,高书晶,王建梅,苏春芳,康爱囯,张玉慧. 2013
[9]温度和光周期对管侧沟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效果的影响. 徐子英,路子云,杨小凡,冉红凡,李建成,李文香. 2021
[10]光周期和温度对草地螟滞育诱导的影响. 江幸福,罗礼智. 2009
[11]烟蚜茧蜂滞育诱导的温光周期反应. 张礼生,陈红印,王伟,张洁. 2013
[12]环境因子对寄生蜂滞育的影响. 陈红印,王孟卿,张礼生. 2009
[13]赤眼蜂滞育的研究进展. 张礼生,陈红印,李玉艳,王伟. 2011
[14]瓢虫滞育的研究进展. 张礼生,陈红印,李玉艳,张洁. 2011
[15]温度和光周期对多异瓢虫滞育诱导的影响. 张礼生,陈红印. 2012
[16]粟穗螟滞育的形成和解除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程开禄,汪远宏,黄富. 1993
[17]近十年全球小型寄生蜂滞育研究的新进展. 高飞,刘梦姚,王曼姿,韩艳华,孔琳,陈红印,刘晨曦,王孟卿,张礼生. 2018
[18]二斑叶螨滞育特性的初步研究. 朴春树,周玉书,仇贵生,刘池林. 2000
[19]光周期和温度对菜粉蝶滞育的影响. 黄水金,秦厚国,黄荣华. 2002
[20]光周期和温度对苹果蠹蛾滞育诱导的影响. 刘月英,罗进仓,周昭旭,张大为,魏玉红.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莱氏绿僵菌Mr006鉴定及对草地贪夜蛾致病力
作者:胡飞;徐婷婷;彭辉;胡本进;苏贤岩;毕思佳;吴振晨;朱克旭;徐丽娜;王振营
关键词:莱氏绿僵菌;鉴定;草地贪夜蛾;致病力;防治效果
-
PDMS系列助剂对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增效作用
作者:胡飞;徐丽娜;胡本进;徐婷婷;毕思佳;吴振晨;吴艳;李桂萍;陈永田;王年安;苏贤岩;王振营
关键词:助剂PDMS;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毒力测定;润湿性能;草地贪夜蛾
-
首次发现一种双斑长跗萤叶甲寄生蜂-冈田长柄茧蜂
作者:何灿;王振营;张永军;张天涛
关键词:寄生蜂;冈田长柄茧蜂;双斑长跗萤叶甲;形态特征
-
2015-2021年亚洲玉米螟对Cry1Ie杀虫蛋白的敏感性监测
作者:王月琴;静大鹏;刘凯强;王振营;何康来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Cry1Ie杀虫蛋白;地理种群;LC50;抗性监测;敏感性
-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玉米田双斑萤叶甲和瓢虫发生动态
作者:赵秀梅;王立达;郑旭;李青超;王连霞;兰英;刘悦;刘洋;刘颖;王振营
关键词:双斑萤叶甲;异色瓢虫;黄色粘虫板;玉米田;秸秆还田方式
-
Cry类和Vip3Aa类Bt杀虫蛋白对亚洲玉米螟的毒力和增效作用
作者:胡小华;王振营;何康来;解海翠;王月琴
关键词:Bt;Cry;Vip3Aa;亚洲玉米螟
-
土壤湿度和浸水对草地贪夜蛾羽化和繁殖的影响
作者:徐婷婷;胡飞;胡本进;毕思佳;王振营;徐丽娜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土壤含水量;淹水;羽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