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20呋虫胺长期暴露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海春

作者: 石海春;冀钦陇;马建雄;梁玉婷;李广阔;张海英;刘永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麦长管蚜;呋虫胺;亚致死效应;生长发育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685-6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亚致死浓度(LC20)呋虫胺长期暴露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科学利用呋虫胺防治麦长管蚜及延缓对其抗性发展和延长药剂使用寿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带虫浸叶法测定呋虫胺对麦长管蚜3龄若蚜的LC20,并利用LC20浓度呋虫胺对麦长管蚜进行15代长期暴露;采用试管幼苗饲养,测定麦长管蚜对呋虫胺的抗性倍数,记录连续2代麦长管蚜的发育历期、繁殖和存活率,并测定F0代成蚜体长、体宽和体重;运用特定种群生命表及DPS软件分析各世代低抗品系与敏感品系之间体长、体宽、体重、存活率、成蚜寿命和产蚜量的差异。【结果】利用LC20浓度呋虫胺长期处理麦长管蚜15代后,其对呋虫胺达到低水平抗性(6.54倍);与敏感品系比较,F0代低抗品系2, 3和4龄若蚜发育历期显著延长,成蚜体长、体宽和体重显著增加,但每成蚜产蚜量、成蚜寿命都显著减少或缩短,其子代(F1代)成蚜存活率和每成蚜产蚜量明显降低,成蚜寿命也显著缩短,2龄若蚜历期及若蚜历期显著缩短;种群生命表参数中F0及F1代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显著降低,而种群加倍时间(DT)及F1代平均世代历期(T)显著延长。【结论】LC20浓度呋虫胺长期暴露能增加麦长管蚜的抗药性,刺激F0代成蚜个体体型变大,同时对F0及F1代麦长管蚜的寿命及繁殖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分类号: S435.122.2

  • 相关文献

[1]不同药肥处理对杂交早稻潭两优83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文秀,吴鹍伦,刘琅,周行,褚晶,吴朝晖. 2023

[2]3种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亚致死效应. 史一荔,刘佰明,许静杨,徐维红,刘茹,胡霞,谷希树. 2018

[3]两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杨亚军,王彩云,徐红星,鲁艳辉,吕仲贤. 2018

[4]杀虫剂对害虫的亚致死效应研究进展. 全林发,张怀江,孙丽娜,李艳艳,闫文涛,岳强,仇贵生. 2016

[5]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豆蚜生长发育和种群参数的影响. 刘昌燕,万正煌,焦春海,李莉,刘良军,陈宏伟. 2018

[6]当归和蓖麻乙醇提取液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亚致死效应. 万年峰,陈晓勤,季香云,蒋杰贤. 2013

[7]氯虫苯甲酰胺对桃小食心虫生长发育的亚致死效应. 刘宴弟,孙丽娜,张怀江,闫文涛,岳强,仇贵生. 2021

[8]亚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对棉蚜生物学特性及生长发育基因的影响. 王伟,黄秋实,袁海滨,张瑜,梁革梅. 2023

[9]亚致死浓度氰氟虫腙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陈洪凡,陈琼,黄水金. 2014

[10]茚虫威和高效氯氰菊酯对小菜蛾的亚致死效应. 宋亮,章金明,吕要斌. 2013

[11]miR-263干扰对麦长管蚜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吴林源,闫艺,魏国华,朱勋,李祥瑞,张云慧. 2024

[12]甜瓜、茄子及棉花3种作物叶片中呋虫胺的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仪检测方法. 李清华,尹明明,陈福良,李文明. 2020

[13]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柑橘中呋虫胺和螺虫乙酯残留量. 刘炜,刘行,杨晓凤,尹全,张义蓉,陈龙飞,刘茜. 2020

[14]助剂对静电喷雾液剂电导率及沉积量的影响. 陈福良,尹明明. 2018

[15]呋虫胺在水稻及稻田环境中的残留与消解动态研究. 贾曼婷,石梦琪,戚燕,王珊珊,邵华. 2017

[16]广东稻区褐飞虱对烯啶虫胺和呋虫胺的敏感性测定. 肖汉祥,刘明津,李燕芳,张扬,张振飞,李怡峰. 2017

[17]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豇豆中溴氰虫酰胺等5种农药残留. 钱程,吴琼,吕岱竹,李建国. 2014

[18]5种农药贴膏防治猕猴桃桑白蚧的效果. 张昌容,何永福,廖国会,胡阳,戴长庚,李鸿波,李添群. 2020

[19]呋虫胺贴膏对猕猴桃桑白蚧的防治效果. 张昌容,何永福,廖国会,胡阳,戴长庚,李鸿波. 2020

[20]呋虫胺及其代谢物在甘蓝上残留检测及膳食风险评估. 刘骞,程运斌,刘军,陈鑫,沈菁.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