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旱性状的遗传力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怀君

作者: 唐怀君;孙宝成;周芳芝;刘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干旱胁迫;抗旱指标;遗传力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15 年 52 卷 11 期

页码: 2011-20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干旱是限制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研究干旱胁迫下玉米抗旱性状的遗传力,为合理利用优良自交系配置杂交组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完全双列杂交Griffing方法 I,研究不同抗旱性组合杂交后代的株高、ASI值、穗粒数、单株粒重等农艺和穗部性状的遗传力,同时分析农艺性状和穗部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穗行数与抗旱性的相关性不显著,其余15个性状与抗旱性的相关程度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气生根、秃尖、粒宽、穗行数、穗粗、ASI和株高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其余9个性状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穗行数、穗位高、ASI、穗粗、穂长、秃尖、株高、粒宽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都较高,单株粒重、行粒数、单穗重、百粒重、粒长和穗粒数的广义遗传力较高但狭义遗传力较低。【结论】秃尖、粒宽、穗粗、ASI和株高等性状可作为抗旱杂种后代早世代抗旱性鉴定指标;穗位高、穂长、单株粒重、穗粒数、单穗重、行粒数、粒长和百粒重等性状可作为抗旱杂种后代晚世代抗旱性鉴定指标。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渗透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特性及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 安永平,强爱玲,张媛媛,张文银,曹桂兰,韩龙植. 2006

[2]马铃薯抗旱相关表型效应分析与抗旱指标初探. 姚春馨,丁玉梅,周晓罡,董禄凤,孙茂林,罗利军. 2012

[3]隶属函数分析法对25份贵州玉米种质抗旱性评价研究. 翟新秘,秦利军,项阳,赵德刚. 2018

[4]不同水分与养分水平对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王建程,严昌荣,卜玉山. 2005

[5]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抗旱性综合分析. 黄保,曹丽茹,王振华,鲁晓民. 2022

[6]数量遗传学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石明亮,薛林,程玉静,胡加如,陈国清,黄小兰,陆虎华,郝德荣,冒宇翔. 2012

[7]61份玉米DH系的SSR标记分析及性状遗传研究. 张坤明,逯晓萍,薛春雷,董婧,李俊伟,韩平安,张瑞霞,李美娜. 2018

[8]14份引进美国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 张新,鲁晓民,曹丽茹,张前进,魏昕,郭金生,王振华. 2020

[9]玉米子粒含油量的遗传分析. 王玉杰,林秀云. 1997

[10]玉米自交系KA105和91227的配合力分析. 杨彦忠,周玉乾,连晓荣,周文期,王晓娟,刘忠祥,何海军,寇思荣. 2021

[11]含有玉米远缘种质的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 王振华,张前进,张新. 2007

[12]不同玉米自交系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 姜敏,周艳明,刘祥久,王金君. 2004

[13]玉米抗旱性鉴定综合评价及遗传性研究进展. 张树权,魏湜. 2007

[14]采种方式对玉米自交系生活力及遗传力的影响. 孙善文. 2008

[15]玉米自交系株型和产量性状的关系及其利用研究. 王雅萍. 2004

[16]热带温带玉米群体产量性状遗传力及遗传方差分量的剖析. 梁文科,张世煌,戚廷香,邱法展,庹洪章,刘永忠,郑用琏,徐尚忠. 2006

[17]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梁改梅,张彦芹,张明义,陈稳良. 2008

[18]国际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的鉴定及遗传变异的研究. 张安全,杨斌,覃招娣. 1990

[19]玉米人工合成群体基本材料的配合力及遗传力效应研究. 丁照华,张巧,李文才,刘长虹,张发军,张成华,孙琦,孟昭东,刘治先. 2012

[20]玉米籽粒含油量的配合力、方差成分和遗传力及其应用的研究. 刘仁东,石德权,徐家舜.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