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茶1号碾茶加工中氨基酸及儿茶素组分的动态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拓
作者: 张拓;杨婷;戴宇樵;李琴;刘忠英;潘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黔茶1号;氨基酸;儿茶素;碾茶;茶叶加工
期刊名称: 农技服务
ISSN: 1004-8421
年卷期: 2023 年 40 卷 001 期
页码: 35-40
摘要: 分析碾茶加工中氨基酸及儿茶素组分含量的变化情况,探究主要呈味物质的变化规律,为碾茶加工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黔茶1号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制成碾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碾茶加工中氨基酸及儿茶素组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碾茶加工阶段分别检测出18种氨基酸组分,6种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在加工过程中呈波动趋势,总量逐步下降,杀青阶段变化最为显著;呈味氨基酸含量整体下降,鲜、甜、苦味氨基酸在杀青阶段降幅分别为51%、54%、61%,说明呈味氨基酸对工艺的温度敏感性存在差异;儿茶素组分含量在加工中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表儿茶素含量下降最显著;呈苦涩味的儿茶素在摊青及杀青阶段显著下降,尤以杀青阶段降幅较大.以黔茶1号为原料加工碾茶,摊青可有效降低碾茶的苦涩味,杀青会大幅降低氨基酸含量及儿茶素含量,进一步降低苦涩而显鲜爽,干燥阶段是固定已形成的良好品质的重要阶段.
分类号: TS272
- 相关文献
[1]植物生物刺激剂对茶树重要酶系统和生化成份的调节. 李荣林,艾仄宜,杨亦扬,李欢,穆兵,陈正涛,史海华,杨建华,吴威. 2021
[2]茶叶活性成分的化学和药理作用. 林智,吕海鹏,张盛. 2018
[3]新品系‘606’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呈味物质的变化与品质分析. 杨云,刘彬彬,周子维,吴晴阳,林宏政,胡清财,陈彬,占鑫怡,陈常颂,孙云. 2021
[4]不同年份德昂族酸茶的化学成分含量与感官品质评价. 马玉青,赵碧,杨天铭,潘联云,冉隆珣,梁名志,杨世达,杨明帮. 2022
[5]遮荫对夏暑乌龙茶主要内含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张文锦,梁月荣,张应根,陈常颂,张方舟. 2006
[6]不同萎凋处理的红茶加工过程中氨基酸和儿茶素组分的动态变化研究. 王辉,刘亚芹,周汉琛,胡善国,黄建琴,雷攀登. 2018
[7]环境温湿度调控对茶鲜叶萎凋失水及白茶品质的影响. 张应根,王振康,陈林,邬龄盛,王秀萍,陈泉宾. 2012
[8]抹茶滋味特征及主要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杨婷,刘忠英,戴宇樵,方仕茂,李琴,张拓,冉乾松,潘科. 2023
[9]白茶滋味与色泽化学特征的品种差异. 谢晨昕,林雨,胡文娇,胡晓俊,王丽鸳,胡善树,林智,郭丽. 2024
[10]贵州碾茶茶园栽培管理技术. 黄富贵,刘晓霞. 2018
[11]唐宋时期的研茶与碾茶. . 2013
[12]杀青及干燥工艺对碾茶品质的影响. 汪芳,汪洁琼,曹青青,毛雅琳,尹军峰,许勇泉. 2021
[13]碾茶适制品种的筛选. 汪素琴,王卓琴,吕闰强,毛雅琳,汪芳,许勇泉. 2020
[14]HS-SPME/GC-MS法分析黔茶新品种绿茶挥发性成分. 龚雪,刘忠英,李燕,姜艳艳,尹荣秀,杨春,陈正武. 2017
[15]贵州代表性茶树品种茶青萎凋期游离氨基酸动态分析及评价. 潘科,李琴,方仕茂,戴宇樵,冉乾松,刘忠英,杨婷. 2021
[16]黔茶1号试制红茶、绿茶和黄茶的品质研究. 沈强,张小琴,罗金龙,杨肖委,刘晓霞,周良书,郑文佳. 2023
[17]‘黔茶1号’鲜叶挥发性组分及其相对含量差异分析. 马驰宇,方仕茂,姚键梅,刘惠芳,刘垚果,雷志伟,杨文,陈瑶. 2023
[18]不同时期不同黔茶1号茶产品品质评价. 沈强,张小琴,李燕,杨肖委,罗金龙,郑文佳. 2022
[19]对贵州茶叶加工业发展现状的思考与分析. 陈娟. 2014
[20]新型立式解块机研制与应用. 滕靖,郑鹏程,龚自明.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批次化生产提升母猪繁殖效率的实践探索
作者:白佳桦;李琴;柴伟东;王栋;刘彦;翁士乔;田见晖
关键词:批次化生产;母猪繁殖;年产胎次;母猪年均提供断奶仔猪数;繁殖效率
-
卡贝缩宫素诱导母猪日间同期分娩试验
作者:李琴;李涛;白佳桦;柴伟东;王栋;刘彦;翁士乔;田见晖
关键词:卡贝缩宫素;氯前列醇钠;母猪;产程;白天分娩占比
-
海泡石改性纳米零价铁对Cd的吸附效果及其机制
作者:梅哈古丽·艾尼瓦尔;张拓;殷宪强;张楠;彭礼枚;李洪斌;曾希柏
关键词:海泡石;纳米零价铁;镉;吸附机制
-
高温和低酸处理的冠突曲霉对固态发酵茶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拓;戴宇樵;李琴;杨婷;罗金龙;沈强
关键词:高温;低酸;冠突曲霉;固态发酵茶;品质
-
藏鸡不同杂交组合生长、屠体、血液生理指标、肉蛋品质性状分析
作者:尤张静;袁经纬;马腾壑;孙研研;樊世杰;李云雷;黄晓隆;李琴;杨涵涵;李昕怡;倪爱心;宗云鹤;马忠;麻慧;陈继兰
关键词:藏鸡;杂交改良;体尺性状;屠体性能;肉质性状;产蛋性状;血液生理指标
-
基于气味活度值法分析炒青绿茶与烘青绿茶的香气特征差异
作者:黄海;张晓洲;罗金龙;胡正军;张拓;戴宇樵;陈泳铭;王迅;周雪
关键词:绿茶;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气味活度值法;香气特征;关键风味;修饰性风味
-
红茶发酵影响因素及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刘亚兵;冉乾松;蒲璐璐;段学艺;王敏;戴宇樵;张拓;刘忠英;潘科
关键词:红茶;滋味;影响因子;品质调控;光质;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