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立秋
作者: 石洁;王振营;何康来;丛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轮枝镰孢菌;玉米镰孢穗腐病;发生程度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2 年 38 卷 06 期
页码: 50-53+5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在玉米雌穗不同发育期为害对玉米镰孢穗腐病发生程度的影响,分别在春播和夏播玉米吐丝、灌浆和乳熟期,以亚洲玉米螟为试虫,以轮枝镰孢菌为供试菌,单独或复合接种侵染。结果表明,无论春播还是夏播玉米,镰孢穗腐病病情指数均以复合处理最高,为31.57~88.80,单独接虫处理为16.27~55.00,单独接菌处理为19.02~59.47;玉米镰孢穗腐病的发生程度受玉米雌穗发育期和亚洲玉米螟为害程度的影响,其玉米螟为害级别为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受螟害的介导作用,春播玉米雌穗被害率、螟害级别和镰孢穗腐病的发病率均显著重于夏播玉米,但夏播玉米镰孢穗腐病的病情指数高于春播玉米。螟害的介入明显加重了玉米镰孢穗腐病的发生,严重程度与雌穗发育时期密切相关。
分类号: S43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自交系对轮枝镰孢菌穗腐病的抗性评价. 崔丽娜,章振羽,张小飞,李荣进,陈耕,李晓. 2017
[2]红色荧光蛋白DsRed标记的轮枝镰孢对玉米根的侵染和系统定殖. 吴磊,王晓鸣,武小菲,李洪杰. 2010
[3]甘蔗响应梢腐病菌侵染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林善海,梁强,李长宁,宋修鹏,刘璐,李毅杰. 2019
[4]甘肃玉米穗腐病样品中轮枝镰孢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郭成,魏宏玉,郭满库,何苏琴,金社林,陈红梅,王晓鸣,郭建国. 2014
[5]一株抑制轮枝镰孢菌的鼠李糖乳杆菌的筛选及其在玉米防霉中应用. 胡诚,逄晓阳,吕加平,刘骞,芦晶,张书文,依胜男,郝莉雨,许晓曦,冷友斌. 2020
[6]外引玉米种质对两种穗腐病原镰孢菌抗性鉴定. 徐婧,姜钰,秦培文,刘可杰,胡兰,孙会杰,徐秀德. 2019
[7]轮枝镰孢菌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 李晓,崔丽娜,邹成佳,彭云良,杨晓蓉. 2014
[8]贵州岩溶山区不同类型人工草地杂草发生程度调查. 文克俭,吴佳海,牟琼. 2012
[9]广西水稻晚造赶早造综合技术研究开发示范县市病虫预测预报评价. . 2000
[10]广西晚稻稻瘿蚊主害代发生程度预测预报风险系数测定. . 2001
[11]用ENSO事件的特征进行褐飞虱发生程度长期预测的研究. 黄荣华,姚英娟,曾小军,曾宜杰,舒畅. 2010
[12]2014年江苏省稻曲病发生情况调查. 张俊喜,蒋林忠,霍金兰,宋益民,成晓松,仇彩云,蔡晓祥. 2015
[13]BP神经网络在烟蚜发生程度预测中的应用. 任广伟,王秀芳,王新伟,李晓,张建党,梁其涛. 2008
[14]桃蛀螟为害对春玉米镰孢穗腐病发生及产量损失的影响. 李荣荣,何康来,白树雄,张天涛,丛斌,王振营. 2017
[15]水稻主要病害发生区划研究. 何忠全,封传红,刘万才,陆明红,向运佳. 2014
[16]南亚与北非地区温度、降水量与沙漠蝗发生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朱凯辉,王加亭,李霜,王坤芳,王文成,刘路路,姚贵敏,涂雄兵,张泽华. 2021
[17]螺旋粉虱在海南的分布与寄主植物种类调查. 刘奎,陈伟,范志伟,彭正强,黄武仁,虞国跃,张国良,符悦冠. 2008
[18]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王升吉,尚佑芬. 2002
[19]环境因素对平菇褐斑病致病性的影响. 盛春鸽,王延锋,史磊,潘春磊,王金贺,刘姿彤,张鹏,于海洋,董雪梅. 2017
[20]马尔可夫链在烟蚜发生程度预测中的应用. 高汉杰,任广伟,王永,王秀芳,杨志兰,崔维栋.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莱氏绿僵菌Mr006鉴定及对草地贪夜蛾致病力
作者:胡飞;徐婷婷;彭辉;胡本进;苏贤岩;毕思佳;吴振晨;朱克旭;徐丽娜;王振营
关键词:莱氏绿僵菌;鉴定;草地贪夜蛾;致病力;防治效果
-
PDMS系列助剂对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增效作用
作者:胡飞;徐丽娜;胡本进;徐婷婷;毕思佳;吴振晨;吴艳;李桂萍;陈永田;王年安;苏贤岩;王振营
关键词:助剂PDMS;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毒力测定;润湿性能;草地贪夜蛾
-
首次发现一种双斑长跗萤叶甲寄生蜂-冈田长柄茧蜂
作者:何灿;王振营;张永军;张天涛
关键词:寄生蜂;冈田长柄茧蜂;双斑长跗萤叶甲;形态特征
-
木霉微生物菌肥的制备及对玉米茎腐病的应用评价
作者:郭宁;孙华;马红霞;石洁;张海剑;刘树森;董跃广;温佳宇
关键词:玉米;非洲哈茨木霉;木霉菌剂;木霉微生物菌肥;玉米茎腐病
-
2015-2021年亚洲玉米螟对Cry1Ie杀虫蛋白的敏感性监测
作者:王月琴;静大鹏;刘凯强;王振营;何康来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Cry1Ie杀虫蛋白;地理种群;LC50;抗性监测;敏感性
-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玉米田双斑萤叶甲和瓢虫发生动态
作者:赵秀梅;王立达;郑旭;李青超;王连霞;兰英;刘悦;刘洋;刘颖;王振营
关键词:双斑萤叶甲;异色瓢虫;黄色粘虫板;玉米田;秸秆还田方式
-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白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作者:程鑫;罗茗钟;杨峰;韩伟君;孙华;石洁;刘文德;吴瀚翔
关键词:玉米白斑病;化学防治;杀菌剂;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