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进样-质谱检测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干燥方法对黄花菜质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伟

作者: 刘伟;赵杨;苏东林;李高阳;单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直接进样-质谱检测指纹图谱技术;黄花菜;干燥方法;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8 年 16 期

页码: 220-2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直接进样-质谱检测指纹图谱技术(flow injection mass spectrometric fingerprinting method,FI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处理黄花菜质量的影响。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3种处理后的30个黄花菜样品经简单提取后,不经色谱柱分离,直接进入质谱仪进行分析,FIMS分析1个样品仅需2 min,采集m/z 100~1000的离子响应强度信息,经预处理后由分析软件Simca-P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表明负离子模式下m/z 191.06、259.09、341.11、503.16、421.15、609.15、665.21、711.22、827.27及989.32等离子出现高的响应强度。经PCA和PLS-DA分析得到的分布图将不同干燥处理的黄花菜聚为3类,反应了其化学成分的差异性;采用PCA处理后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是91.2%,采用PLS-DA的分类模型预测能力达到97.3%。通过载荷图则可发现在分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化学标记物。该方法作为一种极具特点的指纹图谱分析技术,可以用于不同加工方式的农产品质量快速判别研究。

分类号: O657.63`TS255.7

  • 相关文献

[1]基于HS-SPME-GC-MS分析不同基酒装量对美乐葡萄蒸馏酒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郭亚芸,邵学东,张正文,李勃,薛伟,史红梅. 2023

[2]精准温控保鲜箱对黄花菜冷藏品质的影响. 薛友林,刘英杰,张鹏,贾晓昱,李江阔. 2021

[3]不同品种黄花菜游离氨基酸组成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张群,李志坚,卞建明,黄绿红,朱向荣,单杨. 2019

[4]不同品种黄花菜营养与功能成分差异性研究. 曾继娟,朱强,王娅丽,刘静,张清云. 2024

[5]广东花香型红茶与单丛茶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梅双,陈维,马成英,陈栋,乔小燕. 2020

[6]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硫熏天麻识别的研究. 林昕,王丽,兰珊珊,魏茂琼,沙凌杰,刘祥义,刘宏程. 2020

[7]不同产地扁形绿茶的品质成分差异分析. 桂安辉,高士伟,叶飞,龚自明,郑鹏程,王胜鹏,刘盼盼,王雪萍,滕靖,郑琳. 2020

[8]不同干燥方法对板栗品质的影响. 张乐,王赵改,杨慧,王晓敏,史冠莹. 2016

[9]干燥方法和冷藏保鲜条件对蚕蛹虫草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顾寅钰,李化秀,李峰,施新琴,乔鹏,郭光. 2017

[10]干燥方式对银杏全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分析. 江润生,刘梦虎,易香羽,巫永华,陈安徽,刘恩岐. 2019

[11]不同采收时期和干燥方法对黄秋葵花黄酮的影响. 练冬梅,姚运法,洪建基,寇洁玲,赖正锋. 2018

[12]4种干燥方法对马茵菜品质的影响. 康三江,张海燕,苟丽娜,袁晶,宋娟. 2019

[13]脱水蔬菜的干制方法及其控制分析. 侯瑞明,吕利贞. 2017

[14]不同干燥方法对三七药材外观性状与内在结构及其品质的影响. 刘勇,徐娜,陈骏飞,杨野,肖红伟,雷咪,陈美兰,刘大会. 2019

[15]干燥方法对番石榴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闫旭1,2,刘璇2,毕金峰2,易建勇2,周林燕2,周沫2,张佰清1. 2015

[16]不同干燥方法对黑毛豆仁挥发性风味成分和结构的影响. 李大婧,卓成龙,刘霞,刘春泉. 2011

[17]不同干燥方式对桑椹果粉物理特性的影响. 王储炎,阎晓明,任子旭,刘艳伟,贾俊强. 2013

[18]花生干燥贮藏方法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刘丽,王强,刘红芝. 2011

[19]不同干燥方法对生姜叶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邢颖,张月,徐怀德,周素梅. 2020

[20]不同加工过程中当归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进展. 陈琳琳,孙晶,祝秀梅,王凤忠,范蓓,王永茹,黄玉龙,张芳,李明泽,胡生海,邹翔.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