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苯尼考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艳艳
作者: 冯艳艳;李健;李吉涛;许杨;连春盎;翟倩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氟苯尼考;脊尾白虾;免疫;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17 年 38 卷 05 期
页码: 140-1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氟苯尼考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低、中、高(10、20和40 mg/kg·BW)3种剂量氟苯尼考药饵连续投喂脊尾白虾5 d,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于停止投喂药饵后的第3、6、12、24、48、96、168和240 h取血淋巴,测定血蓝蛋白(HEM)含量、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低、中剂量组HEM含量均在3 h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在3–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中剂量组ACP活性在3 h和6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在3–168 h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低、中剂量组AKP活性在3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在3–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剂量组T-SOD活性整体高于对照组,分别在6 h和24 h达到最高值(P<0.05),高剂量组在24 h和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CAT活性均在3 h和6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之后在12–96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于24 h达到最低值(P<0.05);低、中、高剂量组T-AOC活性均在3–96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于48 h达到最低值(P<0.05),且出现剂量效应。本研究结果为氟苯尼考在海水养殖生产中使用的安全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
分类号: S948
- 相关文献
[1]氟苯尼考在牙鲆体内残留的消除规律. 崔毅,周明莹,陈碧鹃,田丽粉. 2012
[2]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与管理 规模化猪场药物保健. 郭万正,李良华,郑芹. 2007
[3]UPLC-MS/MS法测定乳制品中的氯霉素类药物. 任佳,郑小平,黄菲菲,陈景春,马颖清,楼飞. 2011
[4]氟苯尼考在鲟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潘红艳,郭娇娇,杨虎,宫智勇,李谷. 2011
[5]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刘永涛,艾晓辉,杨红,袁科平,李荣. 2007
[6]不同温度下氟苯尼考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陈钊,罗强,常志强. 2018
[7]猪源大肠杆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余波,杨莉,姜玲玲,徐景峨,周思旋,杨粤黔. 2017
[8]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及应用. 李广. 2019
[9]氟苯尼考在产蛋前期鸡蛋中的残留规律及膳食暴露评估. 陈大伟,赵敏,刘茵茵,马丽娜,陆俊贤,蒲俊华,葛庆联,唐修君,高玉时. 2020
[10]口灌氟苯尼考对中华鳖组织损伤的病理学研究. 张永刚,王政,邢丽红,李兆新,张大海,李先国,吴薇,刘莹. 2023
[11]氟苯尼考对六种海洋致病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廖昌容,徐力文,陈毕生. 2005
[12]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在鸡蛋中的残留消除规律. 张静,周倩,高玉时,唐修君,陆俊贤,马丽娜,陈大伟,唐梦君. 2021
[13]水产品中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同时测定. 刘永涛,艾晓辉,李荣,杨红,袁科平. 2008
[14]氟苯尼考纯度标准物质定值研究及不确定度评估. 简凌波,李鹏,杨梦瑞,王敏,周剑,王彤彤,章程辉. 2020
[15]杠板归对猪源大肠杆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表达量的影响. 唐远江,张涛,周思旋,卢昱希,杨茂生,陶小艳,赵宇. 2022
[16]三种助溶剂对氟苯尼考水溶液助溶效果的比较研究. 王瑞雪,王荻,李绍戊,卢彤岩,李艳华. 2012
[17]蛋鸡投喂氟苯尼考后大肠杆菌耐药性变化及耐药基因检测. 周倩,张小燕,马尹鹏,陈大伟,唐修君,陆俊贤,张静,唐梦君,高玉时. 2020
[18]蛋鸡产蛋前用药后氟苯尼考在鸡蛋中的残留代谢规律研究. 张莉,董一帆,袁丽娟,向建军,廖且根,邱素艳,张大文. 2024
[19]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冯敬宾,李刘冬,贾晓平. 2006
[20]氟苯尼考琥珀酸钠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张春辉,邢广旭,胡骁飞,王方雨,邓瑞广,张改平.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砜吡草唑与嗪草酮复配应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的效果评价
作者:高兴祥;冯克;张国福;杨素梅;李美;李健;金岩;张耀中
关键词:砜吡草唑;嗪草酮;联合作用类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防除效果;安全性
-
广适性玉米新品种中研160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王小博;常晓;刘柏林;杨兆生;李健
关键词:玉米;中研1603;选育;栽培技术
-
长期碳酸盐碱度胁迫对脊尾白虾生长及卵巢发育的影响
作者:张秀红;李吉涛;王佳佳;王成伟;秦桢;葛倩倩;刘萍;李健
关键词:脊尾白虾;碳酸盐碱度胁迫;生长;组织切片;酶活性;卵巢发育
-
优质抗病杂交粳稻新组合常优粳1818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作者:陈天晔;李健;王小虎;端木李玲;王雪刚;柯瑷;孙菊英;端木银熙
关键词:杂交粳稻;常优粳1818;选育;栽培技术;制种技术
-
块菌多糖的提取、结构、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盼;曾祥权;李倩倩;李健
关键词:块菌多糖;提取工艺;化学结构;功能活性;应用
-
猕猴桃扩展蛋白基因家族鉴定及不同胁迫表达
作者:李健;尹鹏;王海荣;安淼;李国田
关键词: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扩展蛋白;基因家族;密码子偏性;基因功能
-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水稻萌发耐淹性QTL定位
作者:孙志广;卢百关;刘金波;刘艳;李景芳;迟铭;陈庭木;李健;杨波;刘晓敏;王宝祥;徐大勇
关键词:杂草稻;萌发耐淹性;高密度遗传图谱;Q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