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通玉1701特征特性及其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明亮

作者: 石明亮;周广飞;冒宇翔;陈国清;黄小兰;张振良;宋旭东;章慧敏;郝德荣;陆虎华;薛林

作者机构: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通玉1701;早熟;优质;多抗;机械化生产

期刊名称: 大麦与谷类科学

ISSN: 1673-6486

年卷期: 2023 年 40 卷 006 期

页码: 50-54

摘要: 通玉1701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自交系"SSG-1"为母本、"DK516"为父本配制杂交玉米新组合,通过2017-2018年国家东南普通玉米区域试验,2019年生产试验,2021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通玉1701,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10682.该品种丰产性好,2017-2018年在国家东南普通玉米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584.60 kg/667 m2,比对照苏玉29增产5.94%,全生育期101 d,株高254 cm,穗位高96.4 cm,倒伏率2.5%,倒折率1.1%,穗长18.6 cm,穗行数14~16行,秃尖长0.9 cm,百粒质量30.4 g,抗逆性好,适宜全程机械化生产.本文详细介绍了通玉1701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产量抗性表现、特征特性、主要栽培技术、适宜种植的区域及其推广应用前景.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优质早熟大豆新品种吉育232的选育及示范推广. 刘念析,刘宝权,王博,刘佳,刘浩,厉志,陈亮,董志敏. 2021

[2]龙粳26的选育及寒地水稻“三高”理论研究. 徐希德,孙淑红,孙海正,赵凤民,王立楠,薛菁芳,陈锐. 2009

[3]早熟多抗紫心甘薯浙紫薯1号的选育和应用. 李兵,吴列洪,沈升法. 2014

[4]玉米新品种同路928的选育. 崔明亮,王利明,王元东,赵久然,任正鹏,佘宁安,李海良. 2022

[5]优质多抗旱稻品种的筛选、栽培技术及生产应用. 罗赫荣,李友荣,贺刚林,陈历清,刘二明,陈爱南,王重华. 2001

[6]优质、多抗大豆新品种吉育306的选育. 李明姝,颜秀娟. 2019

[7]高产优质多抗松辽122品种育成技术创新与应用. 耿文良,吕珂,刘晓梅,姜兆远,高明,宋双,王丹,艾东,张静峰,王娟,刘福生,洪继勇,李国忠. 2021

[8]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克丰11号的选育特点及主要栽培技术. 张青,邵立刚,王岩,李长辉,马勇,车京玉,高凤梅,张起昌. 2006

[9]早熟优质多抗粳稻新品系的选育. 吕彬. 2001

[10]优质高产家庭用粉小麦新品种克丰13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 张起昌,邵立刚,王岩,李长辉,马勇,车京玉,高凤梅,刘宁涛. 2009

[11]优质高产多抗粳稻新品种南粳60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赵庆勇,张亚东,朱镇,陈涛,周丽慧,姚姝,赵凌,赵春芳,梁文化,路凯,王才林. 2022

[12]r尤质中筋小麦新品种克春5号. 邹东月,邵立刚,王岩,李长辉,马勇,车京玉,高凤梅,张起昌,刘宁涛,王志坤. 2013

[13]春谷新品种晋谷35选育报告. 李萍,张喜文,郭二虎,赵荣华,王玉文,王高鸿,郭义堂. 2002

[14]一份抗纹枯病水稻品种ZH5的抗病虫特性和生物学性状. 黄世文,王玲,王全永,唐绍清,鄂志国,王磊. 2007

[15]花生新品种吉花5号的选育. 李玉发,王佰众,牛海龙,刘红欣,李伟堂,李晓伟,何中国. 2015

[16]郑麦0943配套栽培技术与发展前景. 齐学礼,张子山,周永斌,陈明,王永霞. 2024

[17]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临汾8050选育研究. 行翠平,韩东翠,史明芳,安林利. 2008

[18]豇豆品种之豇106的选育. 吴晓花,李国景,刘永华,汪宝根,鲁忠富. 2007

[19]“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蔬菜新品种选育研究——Ⅴ.白菜专题育成的新品种(系)简介. 张焕家,徐家炳,吴飞燕. 1992

[20]“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蔬菜新品种选育研究——Ⅴ.白菜专题育成的新品种(系)简介. 张焕家,徐家炳,吴飞燕.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