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水平下粉葛氮磷钾吸收及干物质积累的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艳

作者: 王艳;何明慧;黄廉康;王学礼;欧昆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粉葛;氮磷钾;干物质;生育期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3 年 010 期

页码: 184-1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赤红壤区粉葛生长发育中氮、磷、钾及干物质吸收积累的规律,采用"3414"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粉葛关键生育期各器官的养分吸收积累特征.结果表明,粉葛氮、磷、钾积累量均在块根形成至膨大阶段增幅最大,积累曲线呈近似"S型",其吸收能力为钾>氮>磷.不同施氮水平下,块根含氮量在苗期和块根膨大期的氮肥调控效应较为明显,茎氮含量虽比对照显著提高,但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各生育期氮含量表现为叶>块根、茎,成熟期减量施氮(N1)处理的氮素积累量最大,为 19.91 g/株.不同施磷水平下,块根形成及膨大期的块根磷含量、块根形成期的茎磷含量、成熟期的叶磷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而其他生育期的磷肥调控效应不明显,块根膨大期正常施磷(P2)处理的磷素积累达到了最高峰,为 2.04 g/株.不同施钾水平下,块根形成以后K2、K1 处理提高各器官含钾量的幅度要大于K3、K0 处理,K3 处理甚至降低了成熟期块根含钾量,钾积累量表现为K2>K1>K0>K3>CK处理,成熟期各处理钾积累存在较大差异.从苗期到成熟期,块根干物质的量不断上升,而地上部分干物质的量表现先上后下的积累特征,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处理均显示块根干物质量的占比逐渐加大,成熟期块根占 68.54%~78.56%,地上部分占 21.44%~31.46%.不同施肥水平中,以减量施氮(N1P2K2)处理的块根干物质分配最高,占 80.12%.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种植方式对玉米养分吸收动态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肖春华,李少昆,刘景德,王文静,宋秋生. 2005

[2]种植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动态变化的研究. 肖春华,李少昆,刘景德,王文静,宋秋生. 2004

[3]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动态特点的研究. 肖春华,李少昆,刘景德,王文静,宋秋生. 2004

[4]稻田埂种植三叶草的效能研究Ⅰ:固氮和对空心莲子草的抑制作用. 于文娟,刘龙生,钟雪莲,罗涵,姬红丽,彭云良. 2020

[5]氮磷钾不同配比营养液对切花百合干物质量的影响. 黄璐,曹宁,任爽英,冯冰,刘春,董丽. 2010

[6]覆膜+遮阳对湖南夏播花生氮、磷、钾吸收、积累及运转的影响. 王建国,郭凌凯,李新国,刘登望,郭峰,张佳蕾,万书波,李林. 2018

[7]陇葵杂2号对氮磷钾平衡吸收动态研究. 贾秀苹,卯旭辉,陈炳东,岳云. 2014

[8]三种豆科决明的干物质与氮磷钾含量变化动态研究. 罗涛,翁伯奇,林允钦,黄东风,王飞. 2003

[9]宝岛蕉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累积规律研究. 黄丽娜,程世敏,赵增贤,谢子四,魏守兴. 2016

[10]莲藕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的累积与分配研究. 刘冬碧,熊桂云,范先鹏,杨利,巴瑞先,张富林,余延丰. 2011

[11]莲藕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吸收分配特征. 尹静静,吴小宾,徐国鑫,阴筱,吴修,李效尊. 2020

[12]松花菜对氮磷钾吸收分配规律的研究. 张晓娟,王克雄,吴利晓,秦爱红,王晓军. 2018

[13]中小型西瓜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规律研究. 诸海焘,蔡树美,余廷园,林天杰,高善民,范红伟,田吉林. 2014

[14]水肥一体化条件下设施黄瓜的氮磷钾吸收分配规律研究. 诸海焘,李建勇,朱恩,吴珏,余廷园,蔡树美. 2017

[15]赤峰地区11个青贮玉米品种品质的比较研究. 潘翔磊,梁庆伟,张晴晴,李清泉,娜日苏,杨秀芳. 2022

[16]栽培模式对当归生产力的作用. 李国业,高瑞琴,龙倩,刘敏艳,潘水站,侯扶江. 2022

[17]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早稻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逄焕成,肖小平,聂泽民,汤文光,于天一,汪柯,李强,杨光立. 2014

[18]不同生育期渍水对棉花恢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杨富强,杨长琴,刘瑞显,张国伟. 2014

[19]粉葛废弃物对土壤重金属镉的钝化效果研究. 林小兵,王建成,陈燕,周利军,胡秋萍,余跑兰,万长艳,黄欠如,武琳. 2021

[20]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粉葛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欧昆鹏,王学礼,王艳,何明慧,黄廉康,郑德波,林茜.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