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复热方式对覆膜金属包装炒油鸡品质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佳乐

作者: 马佳乐;高子武;何金华;王艳;陈家文;阎瑞香;张德权;王振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炒油鸡;复热方式;食用品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期刊名称: 食品科技

ISSN: 1005-9989

年卷期: 2024 年 05 期

页码: 98-1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究覆膜金属包装炒油鸡经不同方式加热后的品质差异,采用了3种复热方式(微波复热、电磁复热、明火复热)进行热加工。通过分析复热后炒油鸡色泽、质构、感官评价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等理化品质的差异,综合评判不同复热方式对覆膜金属包装炒油鸡品质的作用。结果表明,相比于微波复热和电磁复热,明火复热后炒油鸡的色泽、咀嚼性与非复热组(对照组)相似(P>0.05);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方法分析不同复热前后覆膜金属包装炒油鸡挥发性风味物质,发现复热增加了醛类和呋喃类物质含量,其中明火复热下苯乙醛、糠醛和2-戊基呋喃等含量最高;感官评价显示,明火复热的覆膜金属包装炒油鸡模糊感官评分最高(83.56分)。综合各项指标,明火复热是适合覆膜金属包装炒油鸡的复热方式。

分类号: TS251.55

  • 相关文献

[1]基于近红外光谱和气相离子迁移谱的白茶等级评价研究. 黄艳,罗玉琴,张灵枝,戴伟东,林智,林刚,孙威江. 2023

[2]叶菜用甘薯不同栽植密度下茎尖产量及其食用品质评价. 孟英,唐傲,王立志. 2017

[3]不同包装方式对贮藏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董玉影,刘笑笑,李官浩,李玉林,梁成云. 2015

[4]31个花生品种(系)的生、熟花生感官品质评价研究. 王志伟,王秀贞,唐月异,吴琪,孙全喜,杜龙,刘婷,张欣,王传堂. 2018

[5]滨藜灌木在优质羊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王晓光,吴江鸿,邱晓,刘亚红. 2012

[6]炖制牛肉食用品质关键评价指标筛选. 王伟静,孙宝忠,陈晨,韩晴,齐文聪,张志胜. 2017

[7]西藏斯布牦牛脏器品质及活性物质分析. 张玉卿,郭兆斌,韩玲,参木友,余群力. 2015

[8]桑叶菜采后商品化处理前的品质变化规律. 杨腾达,陈飞平,陈于陇,孔念晴,曾凡坤. 2019

[9]不同混合饲料对杜蒙羊屠宰性能、食用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王德宝,王晓冬,郭天龙,梁俊芳,纳钦,王莉梅. 2018

[10]亚硝酸盐替代物对肉糜制品质构的影响. 杨慧娟,何悦珊,彭毅,陈黎洪,朱国军,WU Tao,肖朝耿,卢文静,谭芦兰,唐宏刚,余小领. 2020

[11]不同屠宰方式对蒙古羊应激及羊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王德宝,王晓冬,郭天龙,王莉梅,纳钦,张园园,李慧,梁俊芳,翟琇. 2019

[12]自然放牧条件下不同肋骨数乌珠穆沁肉羊屠宰性能与肉品质分析. 张俊英,王德宝. 2019

[13]肥料配比对鲜食甘薯产量及品质的作用. 郭小丁,谢一芝,贾赵东,马佩勇,边晓峰. 2018

[14]大米加工精度对其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的影响. 蔡沙,李森,管骁,梅新,何建军,隋勇,施建斌,陈学玲,范传会,蔡芳. 2019

[15]金川牦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肉品质差异研究. 王煦,崔繁荣,叶治兵,李海鹏,张杨,李娜,李红波,张金山,闫向民. 2019

[16]不同品种母牛肉品质评价分析. 周建忠,纳进程,张志恒,张杨,闫向民. 2021

[17]鲜食甘薯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技术规程. 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禹阳,张铅,刘帅,谢一芝. 2021

[18]不同体重对巴美肉羊食用品质的影响. 袁倩,王维召,田丰,张宏博,赵丽华,靳烨,李云. 2014

[19]不同处理方法对萱草花蕾食用品质的影响. 及华,王琳,贾立海,张建国,张立沙,倪广勇. 2020

[20]大米适度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现状及展望. 赵志浩,邓媛元,魏振承,刘光,李萍,唐小俊,张雁,周鹏飞,张名位.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