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发酵床垫料微生物类群结构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蓝江林

作者: 蓝江林;栗丰;刘波;史怀;黄素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发酵床垫料;微生物类群;空间结构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6 年 31 卷 06 期

页码: 649-656

摘要: 采用定点取样、平板分离的方法,分析养猪发酵床垫料微生物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在30个样点5次取样过程中,微生物含量总体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细菌含量变化幅度最大[(33.72~197.23)×10~5cfu·g~(-1)],真菌含量变化相对较小[(7.87~48.64)×10~3cfu·g~(-1)],而放线菌含量变化稳定[(20.14~33.18)×10~4cfu·g~(-1)]。细菌含量类群Ⅰ(大于70.00×10~5cfu·g~(-1))平均9.2个样点、占总样点的28.67%;类群Ⅲ(小于30.00×10~5 cfu·g~(-1))平均为8.6个样点,占总样点的30.67%;类群Ⅱ[(30.00~70.00)×10~5cfu·g~(-1)]平均为12.2个样点,所占比例最大,为40.67%。真菌类群Ⅰ(大于70.00×10~3cfu·g~(-1))平均仅3.8个样点,所占比例最低,为12.67%;类群Ⅱ[(30.00~70.00)×10~3cfu·g~(-1)]平均为6.4个样点,所占比例为21.33%;类群Ⅲ(小于30.00×10~3cfu·g~(-1))平均19.8个样点,所占比例高达66.00%。放线菌3种类群所占比例与真菌类似,类群Ⅰ(大于70.00×10~4cfu·g~(-1))平均仅1.4个样点,所占比例最低,仅为4.67%;类群Ⅱ[(30.00~70.00)×10~4cfu·g~(-1)]平均8.4个样点,所占比例为28.00%;类群Ⅲ(小于30.00×10~4cfu·g~(-1))平均20.2个样点,所占比例高达67.33%。

分类号: S828

  • 相关文献

[1]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剑麻施肥区域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影响. 习金根,孙光明,赵艳龙,陆新华. 2005

[2]基于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的同化利用玉米秸秆碳微生物群落演替研究. 陈霄龙,郭腾飞,张倩,岳克,张珂珂,宋晓,丁世杰,张水清,黄绍敏. 2024

[3]一株石油降解根瘤的分离及鉴定. 张晓霞,李宝明,马晓彤,姜瑞波. 2009

[4]中江县丹参连作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 陈章,王强锋,陈强,刘轶豪,张凌子. 2019

[5]养猪舍不同发酵床重金属累积特征初探. 张丽萍,盛婧,孙国锋,郑建初. 2014

[6]基质栽培中追施化肥对可溶性有机质及西瓜生长的影响. 王秋君,严少华,马艳. 2017

[7]不同水分处理对发酵床垫料基质栽培的小青菜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刘新红,宋修超,陈伟,张苗,罗佳,马艳,严少华. 2019

[8]小麦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特征. 周运来,张振华,范如芹,钱晓晴,卢信,刘丽珠. 2017

[9]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发酵床重金属As的累积特征. 张丽萍,盛婧,孙国锋,郑建初. 2014

[10]保水剂对发酵床垫料栽培基质性状及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卢信,刘丽珠,范如芹,张振华,罗佳,严少华. 2017

[11]发酵床生猪养殖垫料水分调控系统运行效果(英文). 林家彬,李辉,汤赤,秦竹,周忠凯,刘建龙,余刚. 2016

[12]猪舍不同发酵床垫料氨挥发与氧化亚氮排放特征. 张丽萍,孙国峰,盛婧,陈留根,郑建初. 2014

[13]发酵床垫料栽培基质重复利用对辣椒生长和基质性状的影响. 张晶,罗佳,马艳. 2017

[14]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发酵床Cu累积特征. 张丽萍,盛婧,孙国峰,郑建初. 2014

[15]棉隆消毒改善发酵床垫料基质连茬栽培西瓜的效果研究. 张晶,郭德杰,宋修超,马艳. 2017

[16]养猪舍不同发酵床垫料重金属Zn累积特征初探. 张丽萍,盛婧,孙国锋,郑建初. 2014

[17]发酵床养猪过程中垫料P素和K素物质流分析. 张丽萍,盛婧,刘红江,陈留根,郑建初. 2016

[18]南昆山毛叶茶咖啡碱合成酶的空间结构与活性位点分析. 晏嫦妤,任秋婧,陈小芳,李斌,陈忠正. 2016

[19]立体视觉技术应用于林木个体分布格局测定研究. 张超,王雪峰,唐守正. 2004

[20]正则图上的进化动态. 张慧,李文龙,李自珍,马智慧.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