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肠道菌群与病原微生物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秀琴

作者: 陈秀琴;黄梅清;郑敏;陈少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肠道菌群;病原微生物;感染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

ISSN: 1671-7236

年卷期: 2019 年 02 期

页码: 628-6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动物肠道内寄居着大量微生物,通常被称为共生菌群。它们对动物的生长、代谢和免疫状态至关重要,还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都会使机体的肠道菌群发生紊乱,表现在益生菌丰度减少而有害菌丰度增加。其机制包括引发宿主的炎症反应和抑制机体的免疫细胞两方面。同样肠道菌群也会调控病原菌的感染,如肠道菌群对不同的病毒会产生颉颃或促进作用,对细菌和寄生虫分别产生抑制和促进作用。肠道菌群抑制病原菌的机制包括与病原菌竞争代谢产物和诱导宿主的免疫反应。肠道菌群促进病毒感染的机制包括3点,分别为提高病毒的稳定性及其与靶细胞的黏附作用、抑制机体免疫系统和刺激靶细胞的增殖。肠道菌群促进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机制包括降低Th2细胞因子(如IL-4和IL-13)并提高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频率。肠道菌群、病原微生物和宿主不断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关系,并在感染过程中不断进化。作者主要综述了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对动物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丰度的影响,动物肠道菌群如何影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进程并分析相关机制,以期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为疫苗佐剂的研发及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新视角和理论依据。

分类号: S855

  • 相关文献

[1]病原微生物入侵中枢神经系统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晓虎,任照文,张翩,武笑宇,陈晶. 2024

[2]谁在吞噬动物自卫的"武功"-免疫抑制病在养猪生产中的危害及防治. 李俊. 2007

[3]规模化养猪场的消毒措施-消毒的种类及其应用. 崔尚金,岳丰雄. 2007

[4]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化学淋浴系统运行参数及消毒效果研究. 佟海龙,王栋,孙百明,邢国华,吴新洲,关云涛,卜云婷,赵春晖,曹国庆,周琦. 2019

[5]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及防控措施. 钟华晨,王丽芳,冯小慧,张三粉,宋洁. 2019

[6]蛋鸡场生物安全关键环节及适用技术. 丁丽军,曲亮,郭军,窦套存,胡玉萍,王克华. 2019

[7]异育银鲫养殖环境典型病原微生物检测和细菌群落解析. 崔丙健,高天明,陈琳. 2019

[8]果蔬采后的商品化处理. 董维. 2004

[9]生物入侵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 2009

[10]高能电子束辐照对巨峰葡萄保鲜效果的研究. 王秋芳,陈召亮,乔勇进,王海宏. 2010

[11]肉制品病原微生物的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效果研究. 陈明利,耿胜荣,熊光权,哈益明,李新,宋志伟,吴文锦,于巍,林若泰. 2008

[12]饲料中病原微生物的鉴定技术. 井婧,李静,李绍钰. 2007

[13]微生物生长传感器药敏试验方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的对比研究. 姜晓瑜,张旭志,杨倩倩,李阳,王晓春,谢国驷,赵俊,曲克明. 2021

[14]病原微生物的跨物种传播. 丁铲. 2009

[15]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主要寄生性天敌及病原菌致死率的考察. 何康来,王振营,王新颖,李庆. 2014

[16]母猪肢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张立宪. 2011

[17]宏基因组学技术在动物传染病原挖掘中的应用与进展. 敬晓棋,李娟,郝婷婷,翟军军,郭慧琛. 2021

[18]厌氧消化对污泥中重金属及病原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陈泾涛,唐治,耿宇聪,罗斌,周正,李强,尹小波. 2015

[19]西藏生鲜畜禽产品中5种病原微生物的监测评估. 潘虎. 2017

[20]反向疫苗学在猪病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缪芬芳,白方方,王海燕,刘茂军,熊祺琰,冯志新,邵国青.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