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肇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的筛选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善文

作者: 孙善文;马宝新;刘海燕;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肇东;机收籽粒;种植试验

期刊名称: 中国农技推广

ISSN: 1002-381X

年卷期: 2019 年 35 卷 008 期

页码: 30-32

摘要: 选用先玉696、京农科728、嫩单19、鹏玉l号、天利186、天利778共计6个玉米品种在黑龙江肇东开展种植试验,比较各参试品种的抗病性、灌浆速率、脱水速率、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产量、质量等.结果 表明,嫩单19号产量与灌浆速率高,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低、质量高,与其他参试品种相比总体优势较明显,是适于当地种植且机收籽粒的品种.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全程机械化迈步最后一公里——机收籽粒. 佟屏亚. 2016

[2]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研究进展. 张凤启,王邑双,丁勇,张君,赵霞,赵发欣,唐保军. 2018

[3]应用归一化植被指数的玉米产量预测研究. 黄楠,王强,王鹏,张国庆,刘凌菲. 2014

[4]黑龙江半湿润区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籽粒含水量及机收相关性状分析. 林红,马延华,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李绥艳,孙德全. 2020

[5]三叶草在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的引种试验初报. 李春梅,王海. 2006

[6]桂蕉1号香蕉种植试验. 李小泉,韦绍龙,邹瑜,张进忠. 2012

[7]宁南山区旱作饲用高粱品种比较试验. 成红,王琼,栗贵生,张蓉. 2017

[8]魔芋新品种云白魔1号和云白魔2号农艺性状评价试验. 刘琼菊,曾黎琼,杨勇,董坤,汉瑞林,张国爱,卢俊. 2024

[9]玉米籽粒败育过程的能量代谢研究. 张凤路,崔彦宏,王志敏,赵明,王树安,赵久然,郭景伦. 2000

[10]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11]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12]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吉林省应用浅析. 徐艳荣,杨贤成,林红,焦仁海. 2001

[13]不同玉米品种去留分蘖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6

[14]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蘗、产量及产量构成研究.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7

[15]肉牛日粮补锌对粗料纤维和玉米有机物瘤胃降解的影响. 王峰,莫放,黄应祥,王茂荣,苗朝华,陈瑶. 2008

[16]不同水分条件对小麦-玉米两熟制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何方. 2010

[17]河套灌区豆米双收一膜二用栽培模式初探. 杨文耀,张建中. 2004

[18]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CF5-11111的选育及抗病研究. 马春红,邵萍,李运朝,董文琦,崔四平,贾银锁,张文英. 2007

[19]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闫孝贡,胡楠,袁静超,盖嘉慧,刘剑钊,张洪喜,梁尧,蔡红光,任军. 2017

[20]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建议. 张维东,韩喜国,任英,王秀飞,安载学,刘鹏.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