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硝态氮供应对不同品种小麦侧根发育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翔

作者: 高翔;陈磊;吕慧卿;冯晓敏;郝志萍;周忠宇;汪洪;刘荣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硝态氮;小麦;侧根;分根试验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160-1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小麦为须根系植物,根系发生发育除了受遗传因素控制外,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局部供应硝态氮对小麦侧根发生发育及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可为小麦品种选育,增强小麦吸收硝态氮、提高氮素吸收效率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选择4个小麦品种,H10、L14、衡观35和石麦15,开展盆栽试验,设置3个施氮水平:N0、94.5、473.5 kg/hm~2,研究硝态氮供应对不同品种小麦生物量和地上部氮素积累量的影响;进行营养液分根培养试验,两侧设置6个施氮处理:0/0、0/2.5、0/50、2.5/2.5、2.5/50和50/50 mmol/L,研究局部供应硝态氮对小麦侧根发生发育及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研究发现,(1)小麦H10和衡观35在473.5 kg/hm~2高氮处理下生物量和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最大,L14和石麦15相对较小。(2)分根培养条件下,两侧均施50.0 mmol/L硝态氮小麦地上部干重与氮浓度明显高于两侧不施硝态氮处理。2.50 mmol/L处理一侧衡观35根干重和侧根密度高于不施硝态氮一侧,而L14在50.0 mmol/L硝态氮处理一侧根干重较大、侧根密度较高。施用2.50 mmol/L硝态氮一侧H10、衡观35和石麦15的侧根长度和侧根平均长度明显高于不施硝态氮一侧,并以石麦15侧根伸长倍数最大。与不施硝态氮一侧相比,50.0 mmol/L硝态氮一侧4个小麦品种的侧根长度、侧根平均长度均较长,以H10侧根伸长倍数最大。(3)局部供应硝态氮,明显促进小麦侧根伸长。诱导效应越大,小麦植株地上部氮累积越高。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不同基因型小麦侧根生长对硝态氮的响应差异. 高翔,陈磊,云鹏,刘荣乐,汪洪. 2010

[2]硝态氮供应下植物侧根生长发育的响应机制. 汪洪,高翔,陈磊,王盛锋,刘荣乐. 2011

[3]局部施磷对玉米磷、锌拮抗作用的影响. 王岩,郭涛,邢丹. 2019

[4]腐殖酸单侧刺激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周丽平,袁亮,赵秉强,李燕婷. 2022

[5]覆膜穴播方式对旱地小麦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积累的影响. 谢永春,张平良,郭天文,姜小凤,侯慧芝. 2015

[6]晋西南褐土上小麦苜蓿套作对土壤氮素及植物吸氮的影响. 李恩慧,王玉慧,杨慎骄,穆阳阳,张晓红. 2020

[7]不同浓度硝态氮供应下小麦生长、硝态氮累积及根系钙信号特征. 江华波,王盛锋,杨峰,张中华,邱亨池,乙引,汪洪. 2015

[8]不同硝态氮水平下钙对小麦根系发育的影响. 王盛锋,陈磊,江华波,高丽丽,乙引,汪洪. 2024

[9]LaCl_3对硝态氮供应下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 王盛锋,高丽丽,陈磊,黄金生. 2013

[10]滇中粮食高产区基于土壤N_(min)测试下小麦氮肥推荐的研究. 肖焱波,金航,段宗颜,苏凡. 2006

[11]缓释尿素对两种土壤小麦氮素运转、产量和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袁嫚嫚,邬刚,孙义祥,张祥明,王文军,曹哲伟. 2018

[12]秋闲期复种翻压绿肥对后茬作物春小麦产量、氮残留和N2O排放的影响. 肖玉涛,李正鹏,严清彪,李积铭,韩梅. 2024

[13]石灰苗床阔叶树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邹桂霞,任丽华. 2007

[14]容器苗切断胚根的试验研究. 邹桂霞,任丽华,李国先,赵庆梅,秦辉,王伟,李志敏,吕永波,刘亚东. 2006

[15]栽培密度对胡芦巴生产性能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张建全,谢文刚,王彦荣. 2013

[16]广西柑桔园土壤、植株叶片及根的铜含量研究. 刘斌,陈桂芬,王影. 2007

[17]侧根型紫花苜蓿遗传基础及其育种研究进展. 刘志鹏,杨青川,呼天明. 2003

[18]播前断根对苗木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赵艳华. 1995

[19]丁香酚与硫氢化钠促进番茄幼苗侧根生长. 徐庆宣,陈健,黄晓芳,陈浩,叶敏,石志琦. 2013

[20]棉花不同土层侧根还原力差异初探. 董志强,舒文华,张保明,金石桥,宁明宇.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