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防荧光假单胞菌2P24中EnvZ/OmpR双因子系统克隆与OmpR原核表达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冰冰

作者: 孙冰冰;张伟;段红英;李伟;田涛;张力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随机突变;EnvZ/OmpR;双因子系统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4 年 29 卷 03 期

页码: 44-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Mini-Tn5转座子随机突变荧光假单胞菌野生型菌株2P24,得到抗生素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2,4-diacetylphloroglucinol,2,4-DAPG)产量提高的突变体Sesu-25。对转座子侧翼序列分析表明,转座子插入到EnvZ/OmpR双因子系统的反应调节因子ompR基因。克隆得到包含完整EnvZ/OmpR系统,全长约为5.9 kb的DNA片段。该双因子系统中的envZ基因和ompR基因与P.fluorescens F113的envZ基因和ompR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3%和96%。将ompR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2b(+)中,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ET-ompR。将pET-ompR转入Escherichia coli BL21中得到重组菌株BL21-ompR,用IPTG诱导表达和亲和柱层析法纯化的OmpR蛋白,经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ompR基因得到成功表达和纯化。

分类号: Q785

  • 相关文献

[1]利用易错PCR随机突变技术突变EPSPS基因研究草甘膦抗性机理. 梁爱敏,刘柱,张怀江,刘秀敏,陈明,陆伟,李国勋,林敏. 2004

[2]0℃冷藏下三文鱼片菌相变化规律及特定腐败菌的分离鉴定. 李婷婷,丁婷,邹朝阳,周凯,仪淑敏. 2015

[3]半滑舌鳎致病性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感染的病理损伤. 高桂生,张艳英,吉志新,史秋梅,陈娟,高光平,秦凌暄,韩红升,宋青春. 2016

[4]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岳东霞,张要武,陈融,许长蔼. 2008

[5]影响枯草芽胞杆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原生质体再生的因素. 匡逢春,郑重谊,谭周进,谢达平,肖冰梅,谢丙炎. 2008

[6]绿原酸对荧光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现象及其腐败特性的抑制作用. 王虹懿,吴海虹,张新笑,刘芳,孙芝兰,诸永志,王道营,徐为民,彭景. 2020

[7]绿原酸与Ⅲ型细菌素复配对鸡肉中假单胞菌的抑菌机制. 王虹懿,唐敏敏,吴海虹,诸永志,刘芳,孙芝兰,徐为民,彭景. 2020

[8]荧光93菌体和代谢物对全蚀病菌和小麦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彭于发,黄大昉,陈彩层,张杰. 1992

[9]荧光假单胞菌D93菌株在小麦根上的扩散. 王道本,彭于发. 1995

[10]鱼源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和致腐表型的研究. 严羽萍,刘丽,朱军莉,陆海霞,励建荣. 2019

[11]rpoS基因缺失突变对荧光假单胞菌胁迫耐受性、群体感应及腐败活性的影响. 沈碧妙,吴淘栩,朱俊杰,徐琳娜,刘小香,朱军莉. 2018

[12]基于亚甲基蓝的水体急性毒性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吴立冬,刘玲,李丹,付啸辰,刘欢,宋怿,马兵,翟俊峰. 2016

[13]氯化钙对食品致腐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樊洁敏,唐蓉,王雅莹,朱军莉,陆海霞. 2019

[14]不同二氧化碳比例气调对冷鲜鸡肉中荧光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 张新笑,章彬,卞欢,王道营,吴满刚,孙芝兰,诸永志,徐为民. 2018

[15]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MF11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评价. 周冬梅,何亮亮,李伟山,冯辉,赵敏,纠敏,魏利辉. 2021

[16]荧光假单胞菌CZ对TMV的抑制作用及其活性蛋白的分离纯化. 申莉莉,王凤龙,董小卫,钱玉梅,杨金广,孙慧丽. 2011

[17]双价杀虫蛋白基因在荧光假单胞菌中的表达及增效. 张杰,宋福平,黄大昉,李季伦. 2000

[18]绿原酸对鸡肉腐败菌的抑菌机理. 苏萌萌,孙芝兰,刘芳,吴海虹,张新笑,诸永志,王道营,徐为民,罗章. 2018

[19]荧光假单胞菌胞外蛋白酶的纯化及特性研究. 张书文,刘鹭,李红娟,孙洁,崔文明,吕加平. 2012

[20]酵母耐铜基因CUP1改良荧光假单胞菌耐铜性研究初报. 吴圣进,何勇强.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