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锋
作者: 陈锋;何中虎;崔党群;赵武善;张艳;王德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透射技术;小麦品质;定标集样品;预测集样品;定标模型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03 年 23 卷 03 期
页码: 1-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小麦品质性状的快速测试方法,本试验以2002年来自全国各地的42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透射仪(NITS)分析了小麦籽粒水分、蛋白质含量、硬度和面粉的干、湿面筋含量、灰分含量、SDS及Zeleny沉淀值等8项指标,根据定标集样品化学分析数据和吸收光谱建立了定标模型,并获得了较高的预测集决定系数(0.70~0.97)和较低的标准误差(0.05~11.18)。同时,选用了一批有代表性的预测集样品对模型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测试小麦品质是可行的,能够用于育种的早代选择。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黍稷蛋白含量的研究(英文). 牛宇,蒙秋霞,张丽珍,赵婷婷,乔治军,牛伟,刘根科,冯耐红. 2012
[2]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黍稷蛋白含量的研究. 蒙秋霞,牛宇,张丽珍,赵婷婷,乔治军,牛伟,刘根科,冯耐红. 2011
[3]玉米子粒粗蛋白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于翠红,樊翠芹,张丽,徐俊杰,刘朝芳,蒋春志,唐晓东. 2019
[4]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大麦品质的研究. 张环,车宗贤,李玉芳. 2009
[5]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玉米品质指标的研究. 孟兆芳,赵龙莲,程奕,陈秋生,张玺,范朝晖,严衍禄. 2008
[6]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在作物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鉴定中的应用. 朱志华,王文真,刘三才,李为喜,张晓芳,刘方,李燕. 2006
[7]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小麦籽粒硬度的研究. 陈锋,何中虎,崔党群. 2004
[8]芝麻子粒脂肪酸主要组分的近红外光谱模型建立及特征分析. 袁青丽,苗红梅,马琴,琚铭,张欣童,张海洋. 2022
[9]近红外光谱的水稻抗性淀粉含量测定研究. 吴方喜,谢鸿光,朱永生,张建福,谢华安. 2016
[10]人工提高大豆水分近红外活度研究. 戴常军,李辉,李宛,潘博,刘通. 2009
[11]小麦不同蛋白质性状指标与食品加工关系——流变学特性指标. 林作楫,王美芳,吴政卿. 2009
[12]小麦品质生态研究概述与展望. 章练红,王绍中,李运景,许晓萍. 1994
[13]我国小麦品质分类的探讨. 林作楫,雷振生,王乐凯. 2006
[14]黑龙江省小麦品质现状及改良建议. 兰静,王乐凯,赵乃新,戴常军,李辉,李宛,赵琳. 2007
[15]SDS-PAGE技术分析小麦高分子量谷蛋亚基组成的研究. 高居荣,王承海,李圣福,封德顺. 2010
[16]施用化肥和农家肥对白花麦品质的影响. 王文新,任明见,钱小康,王忠妮,王怀玉,徐如宏,李鲁华. 2019
[17]微量SRC值与小麦品质的关系. 高梅,张国权,倪芳妍,罗勤贵,魏益民,张继澍. 2006
[18]豫麦47号面包强筋小麦试区土壤养分状况及推荐施肥技术. 黄绍文,何萍,金继运,杨俐苹,孙克刚,白由路. 2001
[19]基于近红外与高光谱技术的小麦种子多指标检测方法. 吴静珠,刘倩,陈岩,孙丽娟,张泽宇. 2016
[20]四川北部大田小麦品质性状分析. 余敖,任勇,李生荣,杜小英,周强,欧俊梅,陶军.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汉源地区花椒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的构建
作者:张艳;何飞;潘文慧;龚霞;温铿;张月滢;王海峰;李佩洪;吴银明;曾攀;钟珉菡
关键词:汉源;花椒;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聚类分析
-
百合光信号转导调控因子LhSPA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作者:黄丽;杨捷;吕博;宋居荣;陈锋;过聪;杨园园;向发云;许本波
关键词:东方百合;花青苷;光照;SPA1;基因表达
-
犬气管切除及吻合术
作者:尹珺伊;金振华;张艳;苗艳;薛沾枚;兰世捷;张蕾;曹禹
关键词:
-
黄芩提取液对驴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研究
作者:吴涛;韩华;刘雪松;李莉;吴宪;陈亮;徐婷婷;兰世捷;张艳;江波涛
关键词:大肠杆菌;驴源;黄芩;耐药性
-
苜蓿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薛沾枚;张备;张艳;刘雪松;刘秋瑾;林秀蔚;张国华;沈思思;钟鹏
关键词:苜蓿;生物活性;畜禽;应用
-
油莎豆营养成分和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艳;薛沾枚;刘雪松;孟维珊;张建胜;陈国旺;南景东;钟鹏
关键词:油莎豆;营养成分;生物学功能;畜禽;应用
-
贵州省稻田田螺形态学特征及其与螺重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周庆兰;胡锦丽;覃宁;陈锋;周洲;张显波
关键词:稻田田螺;形态学性状;螺重;模型拟合;相关性;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