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殖方式对班氏跳小蜂寄生率和子代性比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娟
作者: 张娟;黄俊;吕要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班氏跳小蜂;生殖方式;寄生率;子代性比
期刊名称: 环境昆虫学报
ISSN: 1674-0858
年卷期: 2016 年 38 卷 04 期
页码: 742-7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班氏跳小蜂不同生殖方式及雌蜂密度对种群的影响,研究了班氏跳小蜂在不同雌雄比例的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条件下以及不同雌蜂密度情况时,其寄生率及子代的雌性比例。结果表明:班氏跳小蜂可进行两性生殖和产雄孤雌生殖,不同雌雄比例的两性生殖及孤雌生殖的寄生率随着雌蜂数量的增加不断升高,雌雄比为20∶1时的寄生率最高,为49.13%;在两性生殖雌雄比为15∶1的情况下,其后代雌性最高;不同粉蚧密度条件下,2头雌蜂同时存在时,其寄生率和子代性比均最高。说明两性生殖(雌雄比为15∶1)和2头雌蜂同时存在条件下,更利于班氏跳小蜂种群发展。
分类号: S476.3
- 相关文献
[1]东北地区3种蒲公英的生殖方式. 宁伟,吴志刚,吕双双,马铭,张建. 2013
[2]才女虫属复合体的研究进展. 叶灵通,唐彬,姜敬哲,喻子牛,王江勇. 2014
[3]银鲫卵子皮质颗粒凝集素GCOL的基本特性和转位. 董彩华,桂建芳. 2004
[4]浅黄恩蚜小蜂生殖方式和行为学研究. 穆常青,周长青,张晓曼,罗晨. 2014
[5]班氏跳小蜂对新寄主资源的寄生适合度. 黄俊,智伏英,吕要斌. 2019
[6]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寄生功能反应. 黄俊,吕要斌,张娟,黄芳,贝亚维. 2012
[7]我国粉蚧寄生蜂的种类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何衍彪,詹儒林,常金梅,赵艳龙. 2017
[8]班氏跳小蜂对毒死蜱和吡虫啉的敏感性及解毒酶活性的变化. 杜亮,黄芳,王飞飞,吕要斌. 2015
[9]班氏跳小蜂触角及其上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高燕,曾宪儒,韦德卫,曾涛,于永浩. 2013
[10]扶桑绵粉蚧虫态对班氏跳小蜂寄生适合性的影响. 张娟,黄俊,吕要斌. 2014
[11]“灭蚕蝇”不同用法对柞蚕寄生蝇的防治效果. 余文中,岳宣,田应书,冯世华,王庆忠. 2013
[12]一种虫生真菌—赤色穗状菌Spicariafumoso-rosea(Wize)Vassilijevsky的研究. 尹莘耘,赵玉清. 1965
[13]三化螟卵寄生率和捕食率在不同水稻种植密度和生长期的变化规律. . 1991
[14]优质无公害苹果植保技术. 孔庆富. 2002
[15]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梭梭幼苗移栽成活率及肉苁蓉寄生率的影响. 李霞,马永清,宋玉霞,税军峰,李秀维. 2009
[16]肉苁蓉人工控制离体寄生关键技术研究. 陈虞超,李苗,王敬东,杨丽丽,宋玉霞. 2012
[17]黔中稻区二化螟的越冬幼虫虫口密度及其自然寄生率. 戴长庚,何佳春,李鸿波,胡阳. 2016
[18]粗放管理的苹果园系统内金纹细蛾发生及其寄生蜂种类与控害作用. 杜凌君,杭翠翠,张依依,周昊,顾松东,谭秀梅,万方浩,周洪旭. 2019
[19]防治大豆食心虫的优势赤眼蜂种类筛选及田间防效测评. 李青超,苗亿,韩业辉,刘洋,兰红宇,王立达,武林琳. 2018
[20]绿眼赛茧蜂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草地螟的控害作用. 李倩,程云霞,罗礼智,杜芹,江幸福,张蕾.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镂空包装对雨天采收杨梅贮运品质的影响
作者:宗自豪;何丁生;牛犇;黄俊;房祥军;吴伟杰;陈杭君;郜海燕
关键词:杨梅;贮藏品质;包装;保鲜
-
杀虫灯诱杀亚洲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距离与性比研究
作者:韩海亮;刘敏;董航顺;赵福成;吕要斌;章金明
关键词:杀虫灯;亚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诱杀距离;性比
-
省级科研机构推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江苏路径
作者:黄俊
关键词:科研机构;农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海南省菠萝生产比较优势分析及提升策略
作者:何国燕;黄家健;吴湾;张娟;王泽宇
关键词:菠萝;海南;比较优势
-
番茄潜叶蛾求偶与交配节律研究
作者:易松望;李晓维;陈利民;周书行;王金超;陈婷婷;吴俊伟;郭文超;任洁;吕要斌
关键词:番茄潜叶蛾;求偶节律;交配节律
-
猪伪狂犬病病毒gB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作者:马国祥;曹丽艳;张娟;张宇;万颖;孔祥雨;李想通;王娅婷;段月月;袁聪;施磊;郭庆勇;翟少华;郑海学;王琦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病毒;gB蛋白;原核表达;单克隆抗体
-
基于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的A1/A2牛奶鉴别试剂盒的开发及应用
作者:张娟;于文杰;王楠;陈爱亮
关键词:A2牛奶;β-酪蛋白;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式反应反应技术;鉴别;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