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和防治方法对桑椹小粒性菌核病的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危玲

作者: 刘刚;李文学;黄盖群;殷浩;毛业炀;时冬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化学防治;地膜覆盖;大田试验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15 年 41 卷 01 期

页码: 42-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桑椹小粒性菌核病是果桑生产中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的真菌病害。选择5种常用杀菌剂,采用单一施用或2种药剂交替施用的方法,在前2年发病较严重的桑园于桑树开花期间进行桑椹小粒性菌核病防治的小区试验,单一施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稀释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以及二者交替施用对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治效果达到91.48%~99.03%。在桑椹小粒性菌核病的大面积田间防治试验中,采用上述2种药剂交替防治以及药剂防治+地膜覆盖防治的方法,防治效果在80.07%~82.48%,显著优于只用地膜覆盖的防治方法,其中采用药剂防治+地膜覆盖的防治方案,可减少1次施药。试验结果表明:交替施用70%甲基硫菌灵1 000倍稀释液和50%多菌灵800倍稀释液可有效防治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在药剂防治的基础上增加薄膜覆盖可减少总施药量,有利于保证桑果食用的安全性。

分类号: S436.639

  • 相关文献

[1]桑椹菌核病病原及病害防治技术综述. 蒯元璋,吴福安. 2012

[2]大田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甘蔗品种“福农41号”生长的影响. 谭彩丽,李廷化,雷崇华,韦金凡. 2015

[3]高浓度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 刘鑫,黄兴如,张晓霞,邱吉国,徐冬青,何健. 2017

[4]生物炭和膨润土改良风沙土理化性质及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玉,汤家喜,梁伟静,于小玉,向彪,谭婷. 2023

[5]丛枝菌根真菌对宿根蔗生长的影响. 韦金凡,龙艳艳,雷崇华,谭裕模,李廷化,陈廷速. 2016

[6]碱渣及钙镁多元复混肥农用研究. 柯玉诗,黄志红. 2001

[7]滚刀式青贮玉米起茬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的设计与试验. 张佳喜,杨程,郭俊先,蒋永新,张海春,张丽. 2018

[8]甘蔗大田接种AM菌剂效应研究. 李松,王维赞,邢颖,张金莲,黄玉溢,卢文祥,谭裕模. 2013

[9]AM菌剂对甘蔗新品系“柳城07-500”的大田生长效应分析. 卢文祥,汪茜,伍荣冬,谭裕模,韦勤丽,张金莲,陈廷速. 2016

[10]两种固氮芽孢杆菌菌剂在小麦-玉米轮作区大田试验效果评价. 李刚强,王楠,李永斌,李云龙,王克功,王睿,贺建元,刘德虎,张丽霞,王琦,陈三凤. 2020

[11]茶园荼毛虫性信息素应用研究. 赵丰华,彭萍,任红楼,龚凤萍,郑杰. 2011

[12]苏南丘陵区秋播苜蓿苗期杂草化学控制试验. 戚志强,胡跃高,曾昭海,傅反生,储国良. 2005

[13]种衣剂研究开发的现状与应用前景. 宋益民. 2001

[14]烟草黑胫病化学防治的历史与现状. 汪汉成,李文红,冯勇刚,石俊雄. 2011

[15]链霉素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的历史与研究现状. 李文红,程英,金剑雪,李凤良. 2013

[16]温棚西甜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潘廷由,刘承勇. 2012

[17]拉萨市青稞田草害及综合防控技术. 乔海龙,马裴裴,次仁琼达,杜梦娇,高磊. 2018

[18]增效灵与灭蚕蝇一号混用对柞蚕饰腹寄蝇的防治效果试验. 刘孝良,牛雄雷,张惠淳,董绪国,赫英姿,于庭洪,陈增良,杨金琛,宋策. 2014

[19]草莓白粉病化学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潘荣光,王春龙,白元俊,史功全,李中科. 2004

[20]不同小麦品种和杀菌剂对赤霉病菌的抗性与防效. 赵绍路,万林生,孙红芹,孙明法,王爱民,朱国永,唐红生,施伟,刘凯,孙雪辉,严国红.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