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冬小麦品种(系)抗条锈基因Yr18的鉴定及其转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芳萍

作者: 杨芳萍;王忠伟;周祥椿;杨文雄;何春雨;尚勋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通小麦;Yr18;Ltn1;标记辅助选择;转育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11 年 39 卷 03 期

页码: 61-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了解抗锈基因Yr18在甘肃省冬小麦新品种(系)中的分布,验证标记的有效性,选育慢锈小麦新品种。【方法】以含Yr18基因的CP90-02-4-1为抗源,以洮157为农艺亲本组配杂交组合,培育小麦新品系,并利用分子标记csLV34和形态标记Ltn1对42份冬小麦新品种(系)、21份抗源亲本及洮157衍生后代进行Yr18基因鉴定。【结果】(1)csLV34有2种多态性,凡含有Yr18的材料均能扩增出150 bp的片段,不含Yr18的材料能扩增出229 bp的片段。但Ltn1对应的叶干尖不具有唯一性。(2)检测材料Yr18的分布频率低,主要原因是亲本携带目标基因的频率低。(3)以含慢条锈基因Yr18的材料为抗源,改良高产优质抗性丧失栽培种的可操作性强,是培育丰产、优质抗条锈小麦新品种的有效途径。【结论】标记csLV34可用于慢条锈基因Yr18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但叶干尖不能准确鉴别小麦品种(系)携带Ltn1;冬小麦新品种(系)Yr18的分布频率低,但Yr18的转育效率高。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农艺性状优良冬小麦ph1b系的创造及标记辅助选择的应用. 王新望,赖菁茹,刘广田. 2000

[2]中国春Ph1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冬小麦ph1b代换系的获得. 王新望,赖菁茹,陈梁鸿,刘广田. 2000

[3]水稻抗除草剂基因bar的转育研究. 王才林,赵凌,宗寿余,吕川根,邹江石,何小兰,朱为民. 2002

[4]水稻除草剂敏感基因导入恢复系的研究. 朱启升,王安东,杨前进,李布青,张德文,许家平. 2000

[5]油菜隐性核不育系从低芥向双低转育的技术. 侯国佐. 2001

[6]绿宝70天菜心细胞核不育系转育研究. 秦进华,赵建锋,孙玉东,朱明超,刘友华. 2008

[7]粳稻淡黄绿叶标记不育系选育初报. 陈益海,王建平,朱勇良,谢裕林,乔中英. 2005

[8]球茎甘蓝雄性不育系‘苤PX10-3'的转育与利用. 吴国平,王建华,毛忠良,王伟,陈智超. 2015

[9]大白菜核不育复等位基因的转育模式. 王鑫,刘石磊,冯辉,卢文经. 2002

[10]萝卜细胞质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向乌塌菜品种转育. 许明,魏毓棠,张淼. 2007

[11]“小狮头”大白菜细胞核不育系转育初探. 赵建锋,秦进华,孙玉东,罗德旭,张朝阳. 2011

[12]胶州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 吕艳玲,陶承光,王鑫. 2008

[13]利用杂交种转育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吕艳玲,陶承光,王鑫. 2008

[14]粳稻淡黄绿叶标记不育系选育及其应用. 王建平,谢裕林,朱勇良,陈益海,乔中英,黄萌,陈培峰. 2010

[15]芹菜隐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 高国训,靳力争,任志雨,鲁福成,陆子梅. 2009

[16]不同生态类型厚皮甜瓜雌雄异花同株系的转育. 李秀秀,吕敬刚,赵宗武,刘莉,彭冬秀. 2005

[17]青麻叶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的转育. 闻凤英,宋连玖,王玉龙,刘晓晖,赵冰,丘玉秀. 2001

[18]薄皮甜瓜单性花性状转育研究. 梁莉,李荣富,李堃,都桂芳,李玉莲. 2003

[19]‘油青四九’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临时保持系”的回交选育. 张秀荣,沈向群,张丽楠,张瑞霞,沈昳潇. 2009

[20]绵阳11号小麦单体系统的转育及校正. 肖子泉,张新苹,胡晓蓉,杨武云.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