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量水平花生群体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正锋

作者: 吴正锋;王才斌;刘俊华;万书波;江荣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产量水平;群体特征;粒叶比

期刊名称: 花生学报

ISSN: 1002-4093

年卷期: 2013 年 42 卷 04 期

页码: 9-15

摘要: 为探讨花生增产途径,本文以"日花2号"花生品种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比较了一般产量(FY)、区域高产(RHY)和试验高产(EHY)三个不同产量水平下的花生群体特征,结果表明,与两高产水平相比,一般产量水平(FY)花生群体的叶面积系数(LAI)、叶片氮浓度和粒叶比均较低,结荚后干物质累积比例小;生育后期营养体干重降低快,荚果增重慢,成熟期的单位面积果数和双仁果数低,因此群体源库数量不足是低产花生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增大源强度是由一般产量水平提升到区域高产的主要途径;而两高产田花生群体特征相比,区域高产田(RHY)的最大LAI和试验高产田花生相当,但区域高产田LAI高值持续期短,饱果期氮累积和荚果增长速率慢,成熟期双仁果率低,加强生育中后期的营养调控,延长LAI高值持续期是区域高产变试验高产的主攻方向。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不同产量水平大豆群体光合特性和产量构成差异研究. 雷伟侠,韦志,孔令聪,黄志平,杜祥备. 2021

[2]施磷水平对花生叶源生理特性的影响. 郑亚萍,陈殿绪,信彩云,刘俊华,王才斌,孙学武,万书波,冯昊,吴正锋. 2014

[3]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图像的花生苗期株数监测. 王凡,孟翔宇,陈龙跃,段丹丹. 2024

[4]贵州省高原山区杂交籼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特征. 罗德强,王绍华,江学海,李刚华,周维佳,李敏,姬广梅,丁艳锋,凌启鸿,刘正辉. 2016

[5]吉林省过去47年来水稻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叶片光合指标的变化. 武志海,赵国臣,徐克章,邸玉婷,姜楠,凌凤楼,赵颖君. 2009

[6]杂交水稻粒叶比的遗传变异初步研究. 谢戎,何光华,左永树,杨正林,吴丽君. 1995

[7]不同穗型水稻产量与群体生理性状的关系. 秦志列,王术,秦阳,徐士铁. 2004

[8]不同生态区和不同品种玉米的源库关系及碳氮代谢. 戴明宏,赵久然,杨国航,王荣焕,陈国平. 2011

[9]高粒叶比小麦新品种济麦19高产生理基础研究 Ⅱ.叶绿素及活性氧清除系统酶活性的变化. 刘爱峰,时传娥,宋建民,李豪圣,刘建军,吴祥云,赵振东. 2003

[10]冬小麦粒叶比杂种优势及遗传效应分析. 李世平,杨玉景,阎翠萍,靖金莲,王随保. 2007

[11]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及产量的影响. 肖小平,逄焕成,聂泽民,李玉义,汤文光,于天一,汪柯,李强. 2015

[12]施氮量对超级杂交稻粒叶比及产量的影响. 魏中伟,马国辉. 2017

[13]冬小麦粒叶比遗传效应分析. 靖金莲,阎翠萍,杨玉景,李世平. 2007

[14]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肖小平,逢焕成,聂泽民,李玉义,汤文光,于天一,杨光立. 2014

[15]不同穗型水稻产量形成及物质生产分析. 秦志列,王术,王伯伦. 2006

[16]水分胁迫及复水对冬小麦粒叶比的影响. 陈晓远,罗远培. 2001

[17]谷子生产潜力的基础研究 Ⅳ.谷子不同类型品种源库关系的研究. 刘晓辉,杨明,宋桂芹. 2002

[18]迟熟中粳稻超高产品种选育方向与途径的探讨. 陈荣庚,李秉柏,阮书存. 2006

[19]小麦粒叶比及其相关性状遗传研究. 张红芳. 2005

[20]关于小麦育种若干问题的探讨. 赵振东,宋建民,刘建军,刘爱峰,李豪圣,崔建民,吴祥云.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