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顶菊凋落物分解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晏静

作者: 晏静;张国良;张瑞海;宋振;赵晓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顶菊;凋落物;分解;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

期刊名称: 生物多样性

ISSN: 1005-0094

年卷期: 2016 年 24 卷 11 期

页码: 1288-12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择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入侵的林地、农田、荒地、沟渠等4种生境作为调查样地,比较黄顶菊与本地植物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及凋落物分解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4年10月凋落物高峰期在各样地内分别搜集黄顶菊与本地植物的凋落物,每种凋落物称取20 g装入尼龙网分解袋中,放入各生境。2015年的每个月将不同生境不同处理凋落袋各取回10袋,用Tullgren法分离节肢动物。4种生境共捕获17,466头,隶属8纲18目,4种生境的优势类群皆为蜱螨目和啮目。其中,林地、农田、荒地、沟渠4种生境处理组中节肢动物数量分别为1,698头,1,838头,2,631头,3,413头,分别比对照组高18%,53%,22%,11%。多数月份黄顶菊凋落物中的节肢动物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高于同生境对照组,并且在黄顶菊生长盛期差异显著;黄顶菊凋落物的分解速率高于对照植物分解速率,且各月份凋落物分解速率动态与节肢动物数量变化动态呈显著相关。黄顶菊凋落物对节肢动物的影响与人为干扰程度有关,这种影响在人为干扰较小的荒地与沟渠生境中更为明显。综上所述,黄顶菊凋落物的分解改变了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并引起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升高。

分类号: Q14

  • 相关文献

[1]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凋落物对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 晏静,张瑞海,宋振,张国良,刘玉升,付卫东. 2016

[2]黄顶菊(Flaveriabidentis)凋落物对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 晏静,张瑞海,宋振,张国良,刘玉升,付卫东. 2016

[3]柑橘果园凋落物量及凋落叶的分解特征. 吴志丹,王义祥,蔡子坚,尤志明,张文锦,翁伯琦. 2010

[4]臭氧处理下转基因棉花凋落物分解对土壤跳虫的影响. 常亮,王柏凤,刘向辉,戈峰. 2014

[5]干热河谷罗望子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 杨艳鲜,冯光恒,潘志贤,沙毓沧,刘祖涵,纪中华. 2013

[6]转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玉米12-5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张洵铭,崔彦泽,王柏凤,宋新元,王军. 2018

[7]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对田间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王尚,王柏凤,严杜升,王军,武奉慈,席景会,宋新元. 2014

[8]扇吸式太阳能杀虫灯在鲜食玉米田的应用效果及对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韩海亮,章金明,刘敏,赵福成,王桂跃,吕要斌. 2020

[9]转G2-EPSPS和GAT基因的耐除草剂大豆ZH10-6对田间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王成,姚俊津,高越,王雅偲,解美霞,赵新,兰青阔,王永. 2021

[10]太湖洞庭山十种茶果间作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的异同性. 季小明,王梦馨,江丽容,韩宝瑜. 2011

[11]安徽茶园节肢动物与鸟类区系结构简析. 江平,吴满霞,韩宝瑜. 2008

[12]复合间作栽培模式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黎健龙,苗爱清,唐劲驰,唐颢,吴利荣,黎秀娣. 2010

[13]转基因抗虫玉米对节肢动物多样性影响研究进展. 马月,刘娜,谢彦博,梁晋刚,李飞武. 2022

[14]冠层光谱的多项式分析及生化参量反演. 颜春燕,刘强,牛铮,王纪华,黄文江,刘良云. 2005

[15]RBSDV侵染对水稻ABA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倪海平,徐秋芳,兰莹,陈晴晴,张金凤,周益军. 2015

[16]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筛选研究. 王宝申. 2007

[17]人工草地绵羊系统分析与评价Ⅰ系统分解及其界面活动功能. 马兴跃,耿文诚,冉繁军. 2000

[18]60Co-γ不同剂量辐照对明胶特性的影响. 耿胜荣,廖涛,李新,鉏晓艳. 2013

[19]高效瞬时灭菌技术对平菇栽培基质的影响. 许方方,刘丽娜,李顺峰,崔国梅,王安建. 2024

[20]水稻第1染色体qTGW1.2区域3个QTL的分解和验证. 王琳琳,郭梁,张宏伟,樊叶杨,庄杰云.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