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根癌病的防治菌株荧光假单胞菌1-1-4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春明

作者: 张春明;陆仕华;魏春妹;赵建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放射形土壤杆菌根癌变种;桃树根癌病;荧光假单胞菌;生物防治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1991 年 04 期

页码: 65-69

摘要: 运用平皿相互拮抗筛选法,从上海市郊桃园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编号为1-1-4的细菌菌株,田间防效可达95%以上。本文报道了菌株1-1-4细菌分类鉴定的结果。鉴定菌株细胞杆状,0.5—0.6×0.6×2—4μm,不产生芽孢和荚膜,极生鞭毛(鞭毛数目大于1),格兰氏染色阴性。在金氏(king)培养基上能产生黄绿色荧光色素。氧化酶阳性,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显示氧化产酸,3-酮基乳糖的产生呈阴性,不需要特殊的生长因子,在细胞内不积聚β-羟基丁酸盐颗粒,能水解明胶等。在主要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上比较鉴定菌株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cens),两者十分相似,被认为是同一个种,明显不同于菌株 K84(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K84)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拮抗桃树根癌病菌株的筛选. 张春明,陆仕华,钱国琛,吴印青,陈龙瑛. 1988

[2]0℃冷藏下三文鱼片菌相变化规律及特定腐败菌的分离鉴定. 李婷婷,丁婷,邹朝阳,周凯,仪淑敏. 2015

[3]半滑舌鳎致病性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感染的病理损伤. 高桂生,张艳英,吉志新,史秋梅,陈娟,高光平,秦凌暄,韩红升,宋青春. 2016

[4]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岳东霞,张要武,陈融,许长蔼. 2008

[5]生防荧光假单胞菌2P24中EnvZ/OmpR双因子系统克隆与OmpR原核表达. 孙冰冰,张伟,段红英,李伟,田涛,张力群. 2014

[6]影响枯草芽胞杆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原生质体再生的因素. 匡逢春,郑重谊,谭周进,谢达平,肖冰梅,谢丙炎. 2008

[7]绿原酸对荧光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现象及其腐败特性的抑制作用. 王虹懿,吴海虹,张新笑,刘芳,孙芝兰,诸永志,王道营,徐为民,彭景. 2020

[8]绿原酸与Ⅲ型细菌素复配对鸡肉中假单胞菌的抑菌机制. 王虹懿,唐敏敏,吴海虹,诸永志,刘芳,孙芝兰,徐为民,彭景. 2020

[9]荧光93菌体和代谢物对全蚀病菌和小麦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彭于发,黄大昉,陈彩层,张杰. 1992

[10]荧光假单胞菌D93菌株在小麦根上的扩散. 王道本,彭于发. 1995

[11]鱼源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和致腐表型的研究. 严羽萍,刘丽,朱军莉,陆海霞,励建荣. 2019

[12]rpoS基因缺失突变对荧光假单胞菌胁迫耐受性、群体感应及腐败活性的影响. 沈碧妙,吴淘栩,朱俊杰,徐琳娜,刘小香,朱军莉. 2018

[13]基于亚甲基蓝的水体急性毒性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吴立冬,刘玲,李丹,付啸辰,刘欢,宋怿,马兵,翟俊峰. 2016

[14]氯化钙对食品致腐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樊洁敏,唐蓉,王雅莹,朱军莉,陆海霞. 2019

[15]不同二氧化碳比例气调对冷鲜鸡肉中荧光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 张新笑,章彬,卞欢,王道营,吴满刚,孙芝兰,诸永志,徐为民. 2018

[16]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MF11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评价. 周冬梅,何亮亮,李伟山,冯辉,赵敏,纠敏,魏利辉. 2021

[17]荧光假单胞菌CZ对TMV的抑制作用及其活性蛋白的分离纯化. 申莉莉,王凤龙,董小卫,钱玉梅,杨金广,孙慧丽. 2011

[18]双价杀虫蛋白基因在荧光假单胞菌中的表达及增效. 张杰,宋福平,黄大昉,李季伦. 2000

[19]绿原酸对鸡肉腐败菌的抑菌机理. 苏萌萌,孙芝兰,刘芳,吴海虹,张新笑,诸永志,王道营,徐为民,罗章. 2018

[20]荧光假单胞菌胞外蛋白酶的纯化及特性研究. 张书文,刘鹭,李红娟,孙洁,崔文明,吕加平.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