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和方式对油莎豆块茎生长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钟鹏
作者: 钟鹏;苗丽丽;刘杰;王建丽;陆海燕;于洪久;张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莎豆;群体结构;光合特性;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1099-11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作物产量与群体结构密切相关。为合理配置群体结构,提高油莎豆光能利用率并最终提高产量,研究不同群体结构对油莎豆块茎生长阶段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进一步挖掘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油莎豆产量潜能。2018年以黑油莎2号为材料,采用三因素大田裂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种植密度,分别为90 000株/hm2(A1)、110 000株/hm2(A2)、130 000株/hm2(A3);裂区为种植方式,分别为110 cm垄上三行(小行距30 cm)(B1),65 cm垄上双行(小行距20 cm)(B2),45 cm垄上单行(B3);裂裂区为留苗方式,分别为矩形留苗(C1),三角留苗(C2),共18种处理,3次重复。通过测定群体光合速率(CAP)、叶绿素a+b(Chla+b)含量及荧光参数(Fv/Fm和qP),研究不同处理对油莎豆块茎生长阶段群体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油莎豆块茎形成期,群体光合速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3种密度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块茎增长期和成熟期,群体光合速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油莎豆块茎形成后0 d,冠层和下部叶片叶绿素a+b含量、最大光能转化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呈逐渐增加趋势;块茎形成后25~75 d,冠层和下部叶片叶绿素a+b含量、最大光能转化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呈先增后降趋势。相同密度和留苗方式条件下,群体光合速率、叶绿素a+b含量、Fv/Fm及qP所测指标表现为种植方式B2最大,较B1、B3差异均显著(P<0.05);相同密度和种植方式下,上述所测指标表现为留苗方式C2更大,较C1差异显著(P<0.05)。A2B1C2处理产量达到7520.45 kg/hm2,在所有处理中最高。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提高油莎豆产量的关键。适宜密度下,合理的宽窄行配置和三角留苗方式可有效改善群体结构,提高群体光合速率,增加叶绿素a+b含量,提高最大光能转化率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是实现植株个体与群体相互协调并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分类号: S565.9
- 相关文献
[1]播种方式和施磷对冬小麦群体结构、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刘冲,贾永红,张金汕,孙鹏,罗四维,王欢,李鹏,石书兵. 2020
[2]播种期密度耦合对油莎豆光合特性的影响. 董琦,方静,侯智惠,任永峰,王建国,慕宗杰,耿志勇,赵小庆,路战远. 2021
[3]油莎豆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光合特性变化规律分析. 谢锐,董琦,任永峰,侯智惠,慕宗杰,张向前,路战远,赵小庆. 2021
[4]不同生育期干旱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干物质转移的影响. 刘恩科. 2011
[5]不同产量水平水稻群体光合特性和产量构成差异. 杨洪,李旭毅,卿发红,余俊奇,朱从桦,李伟,李天,陈光毅,欧阳裕元. 2023
[6]氮磷钾配施对油莎豆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曹秭琦,任永峰,路战远,张向前,赵小庆,董琦. 2023
[7]不同油莎豆品种在山东种植的产量与品质研究. 厉广辉,王兴军,张斌,蔺儒侠,侯蕾. 2021
[8]施氮水平对沙质土壤油莎豆氮磷钾累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曹秭琦,赵小庆,张向前,王建国,李娟,韩云飞,刘丹,高艳华,路战远,任永峰. 2024
[9]盐碱地油莎豆除草剂品种筛选及安全性评价. 赵琦琦,郭玉静,于梦斐,王颖,高文伟,张斌. 2023
[10]生物炭对油莎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别海,于沐,张东举,张向歌,李居政,王保林,张果,王瑞华. 2024
[11]施钾水平对北方风沙区油莎豆生长、块茎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曹秭琦,赵小庆,张向前,伍建辉,张帆,刘丹,路战远,任永峰. 2024
[12]大豆品种及群体结构对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赵跃坤. 2013
[13]栽培因素对粳稻垦稻12产量和群体结构的影响. 马波. 2012
[14]密度和施钾水平对闽甜107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黄聪敏,陈山虎,林建新,卢和顶,纪荣昌. 2005
[15]株行距配置对苏打盐碱地水稻产量形成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刘晓亮,齐春艳,侯立刚,刘亮,马巍. 2019
[16]油菜撒播轻型栽培技术研究 Ⅳ.撒播油菜单产160~220kg/667m~2的群体产量结构及栽培措施分析. 侯国佐,侯剑,侯燕,伍贻春,路大祥. 2008
[17]玉米群体结构对年际间气象因子变化的反应. 李海燕,史振声,李凤海,吴玉群,杨翠翠,王志斌,王宏伟,吕香玲,朱敏. 2013
[18]不同株行距配置对盐碱地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刘晓亮,齐春艳,侯立刚,刘亮,马巍. 2019
[19]插秧密度与苗数对不同分蘖类型寒地水稻群体构成的影响. 丁国华,杨光,白良明,孙世臣,姜树坤,王彤彤,夏天舒,陈书强,张凤鸣. 2015
[20]氮肥与移栽密度互作对低产田水稻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陈海飞,冯洋,蔡红梅,徐芳森,周卫,刘芳,庞再明,李登荣.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白浆土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增施菌渣的响应
作者:张楠;潘雪;刘杰;于洪久;张博;杜海伦;刘沣漫;郝帅
关键词:白浆土;菌渣;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土壤改良
-
紫外辐照(产臭氧)技术对CB-1烟叶酶促棕色化反应影响的研究
作者:周初跃;陈爱国;刘光亮;张楠;吴元华;王程栋;董蕊;黄国栋;刘国良
关键词:CB-1品种;烟叶;紫外辐射;酶促褐化
-
苜蓿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薛沾枚;张备;张艳;刘雪松;刘秋瑾;林秀蔚;张国华;沈思思;钟鹏
关键词:苜蓿;生物活性;畜禽;应用
-
复合包被氨基酸对暖季泌乳牦牛泌乳量、乳成分及血浆指标的影响
作者:洛桑顿珠;张楠;欧杰次仁;时军;刘世林;巴桑旺堆;姜南
关键词:包被氨基酸;泌乳牦牛;暖季;产奶量;乳成分;血浆指标
-
海泡石改性纳米零价铁对Cd的吸附效果及其机制
作者:梅哈古丽·艾尼瓦尔;张拓;殷宪强;张楠;彭礼枚;李洪斌;曾希柏
关键词:海泡石;纳米零价铁;镉;吸附机制
-
油莎豆营养成分和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艳;薛沾枚;刘雪松;孟维珊;张建胜;陈国旺;南景东;钟鹏
关键词:油莎豆;营养成分;生物学功能;畜禽;应用
-
播期对不同糜子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赵云;胡相伟;吐拉甫·吐合逊;张贵;刘杰;穆亚萨尔·阿里木;吴岳;再吐尼古丽·库尔班;王卉;冯国郡
关键词:播期;糜子;品种;农艺性状;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