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滋味特征及主要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婷
作者: 杨婷;刘忠英;戴宇樵;方仕茂;李琴;张拓;冉乾松;潘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黄酮苷
期刊名称: 贵茶
ISSN: 2097-2601
年卷期: 2023 年 01 期
页码: 17-27
摘要: 近年来,抹茶因其色泽鲜亮、滋味浓郁、气味芬芳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其内含的丰富化学成分赋予了它独特的滋味特征和功能价值,逐渐改变了人们从“饮茶”到“食茶”的习惯。本文从抹茶的苦、涩、鲜、甜等滋味特征,较全面的综述了近5年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味觉的形成机制、抹茶相关滋味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期为抹茶滋味特征物质的研究及利用提供借鉴,提出了下一步可开展的研究思路。
分类号: TS272.5
- 相关文献
[1]早春不同时间茶鲜叶生化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席亚楠,罗雨,王家伦,周顺珍,徐俊昌,郑文佳,张小琴. 2022
[2]市售冷泡绿茶主要品质成分冷泡浸出规律研究. 彭群华,施江,余意,蔺志远,彭佳堃,张永成,林智. 2023
[3]镁对云南大叶种绿茶品质的影响. 李金龙,曾婕,汪云刚,刘本英,尚卫琼,陈春林. 2019
[4]茶多酚片主要功效成分加速稳定性试验研究. 张建勇,江用文,江和源,王伟伟,龙丹,薛金金. 2013
[5]树脂法绿色制备茶多酚研究. 张建勇,江用文,江和源,王岩,王伟伟,龙丹. 2012
[6]新式茶饮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分析. 俞露婷,周苏娟,金迪,傅尚文,金寿珍. 2025
[7]修剪施肥相结合对低产低效茶园茶叶品质的影响. 曹雨,崔晓明,罗显扬. 2012
[8]粒度对茶叶有效成分中温浸出特性的影响. 杨刘艳,江和源,张建勇,徐斌,刘千录. 2015
[9]海拔高度对庐山云雾茶品质的影响. 黄纪刚,韩文炎. 2019
[10]HPLC法测定茶叶中儿茶素及咖啡碱. 周顺珍,龚雪,周国兰,郭灿,郑文莉. 2013
[11]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茶叶中的没食子酸、咖啡碱和儿茶素. 赵明明,周聪,彭茂民,周有祥. 2019
[12]温度对茶多酚制品中儿茶素、没食子酸和咖啡碱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张建勇,王伟伟,崔宏春,薛金金,江和源. 2020
[13]云南省景洪地区大茶树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的比较. 段志芬,成浩,尚卫琼,李友勇,杨毅坚,杨盛美,刘本英,矣兵,郭顺云. 2016
[14]膜分离过程中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变化研究. 张建勇,江用文,江和源,王伟伟,龙丹,王岩. 2013
[15]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茶叶研究中的应用. 林郑和. 2007
[16]四川黑茶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及品质评价. 朱柏雨,夏陈,罗棵濒,朱永清,唐晓波,陈建. 2021
[17]云南大叶种茶多酚和咖啡碱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尚卫琼,陈春林,孙承冕,唐一春,段志芬,杨盛美,孙雪梅,刘本英. 2021
[18]茶叶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刘家红. 2010
[19]不同茶果间作下洞庭碧螺春茶叶中矿质元素与茶多酚等有效成分的分析. 顾俊荣,张丽,刘腾飞,杨代凤,邓金花,陆皓茜,钱辉,董明辉. 2015
[20]茶多酚与甲醛的反应特性研究. 励建荣,俞其林,胡子豪,朱军莉,贾佳.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批次化生产提升母猪繁殖效率的实践探索
作者:白佳桦;李琴;柴伟东;王栋;刘彦;翁士乔;田见晖
关键词:批次化生产;母猪繁殖;年产胎次;母猪年均提供断奶仔猪数;繁殖效率
-
卡贝缩宫素诱导母猪日间同期分娩试验
作者:李琴;李涛;白佳桦;柴伟东;王栋;刘彦;翁士乔;田见晖
关键词:卡贝缩宫素;氯前列醇钠;母猪;产程;白天分娩占比
-
海泡石改性纳米零价铁对Cd的吸附效果及其机制
作者:梅哈古丽·艾尼瓦尔;张拓;殷宪强;张楠;彭礼枚;李洪斌;曾希柏
关键词:海泡石;纳米零价铁;镉;吸附机制
-
高温和低酸处理的冠突曲霉对固态发酵茶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拓;戴宇樵;李琴;杨婷;罗金龙;沈强
关键词:高温;低酸;冠突曲霉;固态发酵茶;品质
-
藏鸡不同杂交组合生长、屠体、血液生理指标、肉蛋品质性状分析
作者:尤张静;袁经纬;马腾壑;孙研研;樊世杰;李云雷;黄晓隆;李琴;杨涵涵;李昕怡;倪爱心;宗云鹤;马忠;麻慧;陈继兰
关键词:藏鸡;杂交改良;体尺性状;屠体性能;肉质性状;产蛋性状;血液生理指标
-
基于气味活度值法分析炒青绿茶与烘青绿茶的香气特征差异
作者:黄海;张晓洲;罗金龙;胡正军;张拓;戴宇樵;陈泳铭;王迅;周雪
关键词:绿茶;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气味活度值法;香气特征;关键风味;修饰性风味
-
红茶发酵影响因素及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刘亚兵;冉乾松;蒲璐璐;段学艺;王敏;戴宇樵;张拓;刘忠英;潘科
关键词:红茶;滋味;影响因子;品质调控;光质;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