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酒球菌和植物乳杆菌接种时序对苹果酸-乳酸发酵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辉

作者: 刘辉;张嘉璇;张碧颖;李进;周鹏辉;管雪强;石侃;刘树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苹果酸-乳酸发酵;酒酒球菌;植物乳杆菌;共接种;葡萄酒香气

期刊名称: 食品与发酵工业

ISSN: 0253-990X

年卷期: 2024 年 014 期

页码: 78-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随着对酒酒球菌和植物乳杆菌发酵性能的进一步认识,共接种策略在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中的探索也逐渐深入。该研究以赤霞珠、蛇龙珠葡萄酒为原料,使用本土酒酒球菌SD2a(OeSD2a)和植物乳杆菌XJ25(LpXJ25)进行共接种发酵,通过监测MLF过程中生物量及有机酸的动态变化,分析发酵结束后酒样的香气化合物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顺序接种能够显著提升苹果酸降解速率、丰富葡萄酒香气物质。各顺序接种发酵组最终的苹果酸降解量均高于同时接种组(蛇龙珠葡萄酒中最高98.21%,赤霞珠葡萄酒中最高99.24%),(0 h)OeSD2a+(24 h)LpXJ25的接种顺序在香气物质合成方面表现最优,发酵结束后获得了最高的香气化合物总量(蛇龙珠葡萄酒中为486.72 mg/L,赤霞珠葡萄酒中为504.24 mg/L),显著提升了壬酸乙酯、月桂酸乙酯、α-萜品醇等的含量,改善了酒样香气表现。因此,共发酵条件下选择适当的接种顺序对提高MLF效率和葡萄酒香气品质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分类号: TS262.6%TS201.3

  • 相关文献

[1]葡萄酒乳酸菌分子鉴定研究进展. 李凯,田淑芬. 2014

[2]植物乳杆菌R23酵解枇杷汁有机酸的动态分析. 林晓姿,梁璋成,何志刚,李维新,任香芸,魏巍. 2011

[3]NW196自然诱发苹果酸-乳酸发酵研究. 管敬喜,杨莹,肖战海. 2008

[4]植物乳杆菌发酵法制取香菇柄膳食纤维的研究. 李静,王安建,刘丽娜,田广瑞,李顺峰,魏书信. 2017

[5]共固定化体系协同转化玉米秸秆生产乳酸研究. 迟燕平. 2014

[6]益生性植物乳杆菌K25高密度培养工艺优化. 刘香英,孙洪蕊,范海茹,田志刚,范杰英,赵玉娟,段翠翠,康立宁. 2018

[7]植物乳杆菌SC9直投式发酵剂的研究. 周洋,赵玉娟,牛春华,李盛钰. 2013

[8]产胞外多糖植物乳杆菌C88发酵条件优化. 张岩春,李盛钰,张春红,罗永康,杨贞耐. 2010

[9]植物乳杆菌C8的耐受性和体外降胆固醇活性研究. 于志会,李常营,张雪,李盛钰,李达,杨贞耐. 2011

[10]两株有益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及其水质调控效果评价. 李存玉,柳学周,徐永江,史宝,郑伟,史学营. 2017

[11]产朊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混合发酵及净水效果. 谢凤行,周可,张峰峰,赵琼,赵玉洁,孙海波,王姝. 2019

[12]应用响应面优化泡菜用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基. 刘小艺,阚建全,阮志勇. 2011

[13]不同发酵方法对预防鸡大肠杆菌病中药药效的影响. 范寰,王建国,孟繁瑞,李秀丽,任卫科,池晶晶,李富强,田向学,郑成江,王文杰. 2015

[14]三菌株协同固态发酵对棉粕脱毒效果及其生物活性的影响. 张庆华,赵新海,钟丽娟,徐冲. 2007

[15]陈皮对植物乳杆菌增殖培养条件的优化. 范寰,孟繁瑞,李秀丽,任卫科,池晶晶,李富强,田向学,王建国,王文杰. 2015

[16]益生菌发酵豆乳中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吴琼,于寒松,张岚,刘俊梅,王玉华,常鑫,胡耀辉. 2013

[17]植物乳杆菌ER135对利血平诱导抑郁小鼠的改善作用. 毕云枫,李璐,赵玉娟,赵子健,杨舸,王超,段翠翠,李盛钰. 2019

[18]植物乳杆菌发酵苦荞芽苗茶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李俊,刘辉,刘永翔,王辉,刘嘉,卢扬. 2018

[19]植物乳杆菌蚕豆发酵饮料的制备与抗氧化性研究. 李春林,李春阳. 2020

[20]植物乳杆菌C88对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降血糖作用. 罗宏,段翠翠,栾畅,高磊,赵玉娟,牛春华,李盛钰.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