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氟喹诺酮类药物方法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敬政

作者: 曹敬政;安静;蒋蔚;辛思培;宋斌;李思;王权;孙卫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反应;药物检测

期刊名称: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ISSN: 1674-6422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48-58

摘要: 建立一种能够快速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多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用诺氟沙星(NOR)分子修饰后制备的完全抗原免疫小鼠,获得对10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采用二因子交叉试验确定包被原与酶标抗体的最佳稀释度,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最佳包被条件、封闭液种类、竞争反应时间,从而建立反应过程的最佳条件,并对方法的灵敏度、交叉反应率、精密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NOR-1-OVA包被浓度0.3 μg/mL,酶标抗体的稀释倍数为1∶8000时为最佳稀释浓度;4℃包被过夜,封闭液为1% BSA,竞争时间为1 h时为最优反应条件。对10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灵敏度(IC50)为1.46~11.57 ng/mL,交叉反应率为12.6%~118.9%,并且与其他非喹诺酮类药物无交叉反应率;检出限为0.07~0.27 ng/mL,且批内差异和批间差异均低于10%;加标回收率为73.3%~103.1%,变异系数为1.9%~11.8%。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作为动物源性食品中10种FQs残留检测的常规方法。

分类号: S859.84

  • 相关文献

[1]猪肉组织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 张漫,李娜,高木珍,张宁,刘晓辉,王辉. 2014

[2]鸡源性沙门氏菌氟喹诺酮类耐药株与拓扑异构酶Ⅳ关系研究. 刘芳萍,李昌文,刘立新,李睿,罗鹏志,卢斯亮,张秀英. 2011

[3]介孔沸石材料负载传统基质用于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小分子化合物. 杨梦瑞,李鹏,王敏,周剑,刘芳,张丽媛. 2017

[4]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鸡蛋中金刚烷胺与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研究. 吴维煇,何绮霞,殷秋妙,续倩,张展,林雪贤. 2016

[5]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及其在兽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杨亚军,李剑勇,李冰. 2011

[6]鸭疫里默氏菌对氟喹诺酮药物的主动外排作用. 金龙翔,程龙飞,陈红梅,潘异哲,黄瑜. 2014

[7]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渔业水环境中七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含量. 高磊,王钟强,覃东立,陈中祥,吴松,汤施展,黄晓丽,孙承宇,黄丽,郝其睿,白淑艳,杜宁宁,李晨辉,王鹏. 2022

[8]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多残留酶免疫分析研究. 潘孝成,祁克宗,朱良强,赵瑞宏. 2007

[9]鸡源性沙门氏菌氟喹诺酮类耐药株与拓扑异构酶IV关系研究. 刘芳萍,李昌文,刘立新,李睿,罗鹏志,卢斯亮,张秀英. 2011

[10]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交叉耐药性研究. 张健騑,李跃龙,陈鲜花,余永鹏,王刚,尹烨华,谭滇湘. 2005

[11]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潘孝成,赵瑞宏,祁克宗,朱良强.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