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FABGL基因的克隆及其与牛生物经济学性状的相关分析(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云

作者: 马云;许尚忠;高雪;任红艳;辛亚平;高树新;张英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牛;单核苷酸多态性;β-酮酰基酰基转运蛋白还原酶基因;SSCP;相关;肉用性能指数;眼肌面积;平均日增重

期刊名称: 遗传学报

ISSN: 0379-4172

年卷期: 2006 年 33 卷 12 期

页码: 1096-1104

收录情况: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运用同源序列克隆技术结合反转录PCR技术和3′,5′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得到了牛FABGL基因的完整CDS,3′非翻译区和部分5′非翻译区。序列分析和生物信息学研究表明,所获得的牛FABGL基因的cDNA包含994个核苷酸和780bp的开放阅读框及198bp的完整的3′非翻译区。该基因编码260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在氨基酸水平上与人的同源基因具有高度的相似性(88%)。采用PCR-SSCP方法,在递交的包含完整CDS的长为1925bp的该基因的基因组DNA序列(GenBank接受号:DQ409814)1065bp和1792bp处,分别发现了两个单核苷酸碱基突变:Y=C/T,R=A/G;它们分别位于该基因的第五和第八内含子。对包含这两个多态位点的3个品种(安格斯、海福特和西门塔尔)牛的共179个个体等位基因频率与部分肉质及生长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在第八内含子内具有GG基因型的个体的肉用性能指数(4.283±.0.475kg/cm)较具有AA基因型个体的(4.008±0.465kg/cm)高(P≤0.01);而且同一位点具有GG基因型的个体的眼肌面积(73.380±13.005cm2)显著高于具有AA基因型的个体(67.744±12.777cm2)(P≤0.05)。在第五内含子内,具有CC、CT、TT3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平均日增重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以具有TT基因型的个体平均日增重最高(0.652±0.330kg/d),CC基因型的最低(0.421±0.178kg/d)。

分类号: S823

  • 相关文献

[1]SSCP技术用于牛mtDNA多态性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孟彦,许尚忠,昝林森,高雪,任红艳,陈金宝. 2007

[2]奶牛TLR4基因的多态性与乳房炎的相关性研究(英文). 王兴平,许尚忠,高雪,任红艳,陈金宝. 2007

[3]10个牛品种线粒体12S rRNA基因多态性分析. 孟彦,许尚忠,昝林森,高雪,陈金宝,任红艳,王兴平. 2006

[4]10个牛品种线粒体12SrRNA基因多态性分析. 孟彦,许尚忠,昝林森,高雪,陈金宝,任红艳,王兴平. 2006

[5]牛Src基因三个内含子单核苷酸多态性. 刘文艳,李秋玲,鞠志花,王洪梅,黄金明,刘顺德,李荣岭,仲跻峰,王长法. 2010

[6]牛LAP3基因内含子12和外显子13单核苷酸多态性. 郑雪,鞠志花,李荣岭,李秋玲,张爱武,仲跻峰,王长法. 2010

[7]牛CXC趋化因子受体1基因(CXCR1)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 官久强,王洪梅,王长法,李秋玲,帅素容,黄金明,侯明海,仲跻峰. 2009

[8]牛趋化因子受体基因1第2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周雷,王洪梅,王长法,李秋玲,侯明海,仲跻峰,柳楠. 2010

[9]牛MBL1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 刘建博,鞠志花,李秋玲,马丽娟,仲跻峰,王长法. 2011

[10]猪GSTM2基因的多态性及与生产性状相关性分析. 王嘉博,祝继原,俄广鑫,杨少成,刘娣. 2011

[11]野猪、家猪及其杂种猪ACSL4基因部分内含子的克隆和多态性分析. 郭丽娟,杨秀芹,王秀奎,姜薇,刘娣. 2007

[12]甘肃高山型细羊毛KRT35基因序列遗传多态性分析. 王丽萍,杨博辉,岳耀敬,牛春娥,郭建,孙晓萍,郎侠,刘建斌. 2010

[13]绵羊朊蛋白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张建辉,赵兴绪,吴润,柳纪省. 2006

[14]半番鸭Agouti基因的克隆与SSCP分析. 缪中纬,朱志明,陈晖,郑嫩珠,李盛霖. 2011

[15]普氏野马与两种新疆地方品种马的ELA-DRA*exon2的多态性分析. 于丽娟,恩特马克,凌英会,马月辉,马合木提·哈力克. 2011

[16]甘肃高山细毛羊KRT-IF35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羊毛性状的关系. 杨博辉,王丽萍,岳耀敬,牛春娥,郭健,孙晓萍,郎侠,刘建斌,冯瑞林. 2010

[17]SSCP和HMA方法在马MHC-I类分子基因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 项伟,马建,王雪峰,赵玉军,周建华. 2008

[18]鸡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研究. 王彦,朱庆,舒鼎铭,瞿浩,刘益平. 2007

[19]小麦SSCP分子标记体系的优化. 余桂红,唐克轩,马鸿翔,周淼平,张旭,任丽娟,陆维忠. 2007

[20]鸡A-FABP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与脂肪性状的相关研究. 罗桂芬,陈继兰,文杰,赵桂苹,郑麦青,孙世铎.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