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胁迫下棉叶光谱特征及其遥感估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兵

作者: 陈兵;王克如;李少昆;竞霞;陈江鲁;苏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蚜虫;光谱特征;识别模型

期刊名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ISSN: 1000-0593

年卷期: 2010 年 30 卷 11 期

页码: 3093-3097

收录情况: EI ;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棉蚜危害棉花的主要生育期测试蚜害后不同严重度叶片的理化参数和光谱,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时期、不同品种蚜害棉叶理化参数和光谱反射率特征,确定了蚜害棉叶光谱敏感波段,建立了蚜害棉叶严重度估测模型。结果表明:蚜害棉叶的理化参数和光谱特征明显,蚜害棉叶平均厚度,含水量,温度和叶片CHL.b均增加,叶片而平均CHL.a,CHL.a+b和Cars含量减少。不同时期、不同品种蚜害棉叶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均表现先升后降的特征,但不同品种蚜害棉叶在近红外波段反射率不同。434~727和648nm可分别作为蚜害棉叶的光谱敏感波段和最佳波段。基于敏感波段建立的蚜害棉叶遥感估测模型均达到显著相关,其中以(R1589-R648)/(R1589+R648)为自变量建立的估算模型精度最高,相对误差最小(0.128),可作为蚜害棉叶严重度最佳识别模型。该研究为遥感大面积监测棉花蚜虫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参考。

分类号: S435.622

  • 相关文献

[1]转基因棉花对棉蚜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的影响. 李海强,王冬梅,李号宾,徐遥,丁瑞丰,潘洪生,阿克旦·吾外士,刘建. 2018

[2]48%丁硫克百威·啶虫脒油悬浮剂防治棉花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马冬菊,刘珍,范小平. 2018

[3]蚜虫防治研究概况及在棉花上的应用. 张海娜,钱玉源,刘祎,王广恩,崔淑芳,金卫平,李俊兰. 2015

[4]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蚜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的影响. 王冬梅,徐遥,张永军,丁瑞丰,李号宾,汪飞,阿克旦·吾外士,刘建. 2011

[5]不同功能植物对棉花蚜虫及其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彭雪凡,周晓通,维尼热·买合木提,上官一磊,戈峰,张建萍,蔡志平. 2024

[6]4种杀虫剂对3个地区棉蚜的防治效果. 姜伟丽,马亚杰,王春义,王丹,宋贤鹏,张职显,马艳. 2019

[7]棉花蚜虫防治药剂筛选. 沈丹,单莹,刘艳珍,王子胜. 2024

[8]转菊芋凝集素基因棉花研究初报. 张林水,朱祯,上官小霞,吴霞,常团结,李波,李燕娥. 2005

[9]0.5%藜芦碱可溶液防治棉蚜试验. 范巧兰,刘珍,张丽萍,张贵云,魏明峰. 2015

[10]48%丁硫克百威·啶虫脒油悬浮剂防治棉花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马冬菊,刘珍,范小平. 2018

[11]基于高光谱图像的小麦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等级鉴别. 杜莹莹,陈小河,梁琨,徐剑宏,沈明霞,卢伟. 2016

[12]基于深度学习与复合字典的马铃薯病害识别方法. 杨森,冯全,张建华,孙伟,王关平. 2020

[13]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小麦籽粒赤霉病识别. 梁琨,杜莹莹,卢伟,王策,徐剑宏,沈明霞. 2016

[14]基于电子鼻的六堡茶"陈香"香味识别模型建立. 温立香,冯春梅,张芬,李建强,黎新荣,袁冬寅,赵媛. 2021

[15]基于多特征融合和稀疏表示的农业害虫图像识别方法. 张永玲,姜梦洲,俞佩仕,姚青,杨保军,唐健. 2018

[16]八种鼠类头骨自动分科识别模型研究. 花慧贞,邹波,袁雄峰,王庭林,高灵旺,韩金巧,日高伸,王登,常文英,杨新根,侯玉. 2016

[17]小麦病虫害便捷识别模型和远程诊断系统. 何鹏,马罡,杨和平. 2011

[18]基于偏振光谱的叶片尺度下玉米与杂草识别研究(英文). 林芬芳,张东彦,王秀,吴太夏,陈新福. 2016

[19]静态异速生长对布氏田鼠和棕色田鼠头骨识别模型的影响. 花慧贞,邹波,高灵旺,李强,王庭林,常文英,杨新根,侯玉,韩金巧. 2016

[20]基于CNN与LSTM的烟叶烘烤阶段识别方法. 闫九福,冉茂,朱荣光,王松峰,徐小洪,杨超,张学杰,孙福山,孟令峰.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