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冬播小麦面粉颗粒度分布及近红外透射光谱测试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锋

作者: 陈锋;Nagamine T;张艳;何中虎;王德森;Hisashi Yoshida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通小麦;面粉颗粒大小;近红外光谱技术;定标集;预测集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5 年 31 卷 03 期

页码: 302-3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面粉颗粒度是影响小麦食品加工品质的重要性状。以2 0 0 1- 2 0 0 2年度来自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的2 5 6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用激光散射颗粒度分析仪和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对面粉颗粒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麦面粉颗粒度分布特点为从北向南,硬质麦分布比例逐渐减少,软质麦分布比例逐渐增大。总体上硬质麦所占比例较高,为5 9. 4 % ,软质麦和混合麦所占比例分别为2 8 .1%和12 .5 %。近红外预测集模型决定系数为0 92 ,与激光散射颗粒度分析仪测试结果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建立模型时,采用预测残差平方和及交叉验证处理方法进行了主成分数目选择,并对定标集样品中浓度超常样品和光谱超常样品做2次删除,删除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4 .1% ,使定标模型决定系数RSQ从0 . 82提高到0. 92 ,标准误差SEC从12 . 75下降到8 .5 4 ,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优化了定标模型。此外,根据我国小麦颗粒度大小分布的特点,建立了各麦区的定标模型,其可靠性优于以总参试样品建立的模型。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近红外光谱技术辅助选择水稻食味品质育种. 刘凯,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 2016

[2]近红外光谱技术辅助选择水稻食味品质育种简. 刘凯,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 2016

[3]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掺假生鲜乳识别平台的研发. 张鑫,顾欣,倪力军,张立国,韩奕奕. 2012

[4]番茄营养元素供应的光谱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英文). 王成,赵春江,乔晓军,侯瑞锋. 2008

[5]山东省主推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高居荣,彭莉,王秀芹,孙智英,封德顺,李兴锋,王洪刚. 2008

[6]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药食同源品质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李家磊,管立军,王崑仑,高扬,张志宏,严松,卢淑雯,谢学军. 2018

[7]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定量分析天然牧草营养成分. 刘哲,王玉琴,薛树媛,金海,李元晓,王建平,李发弟,张盼盼. 2018

[8]采用近红外光谱进行采后苹果品种及货架期定性判别. 张鹏,陈帅帅,李江阔,李博强,徐勇. 2019

[9]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转Bt基因水稻种子及其亲本快速鉴别方法. 林萍,高明清,陈永明. 2019

[10]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苦荞面条中荞粉含量. 李俊,卢扬,吕都,赵刚,向达兵,刘辉,刘嘉. 2019

[11]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育后期苹果内部品质检测. 王转卫,迟茜,郭文川,赵春江. 2018

[12]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分析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 王新基,郭涛,潘发明,李飞. 2021

[13]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小麦品质的应用研究. 高居荣,樊广华,李圣福,李兴锋,封德顺. 2009

[14]冷藏过程中樱桃果实脆度的近红外检测研究. 罗枫,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5

[15]近红外光谱对贮藏期樱桃品质的定性判别. 罗枫,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5

[16]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对货架期樱桃品质的判别. 罗枫,张鹏,陈绍慧,李江阔,鲁晓翔. 2015

[17]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无损检测蓝莓总黄酮、花青素的研究. 刘小路,薛璐,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5

[18]基于自制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无损检测及年度重复验证. 魏雨晴,王毓宁,李绍佳,孙崇德,吴迪. 2020

[19]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玉米种子质量检验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吕巨智,石达金,唐国荣,覃永嫒,李发桥,钟昌松,邓锡肖. 2020

[20]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预测苜蓿干草营养成分含量. 郭涛,黄右琴,郭龙,李发弟,潘发明,张兆杰,李飞.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