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成熟过程中主要色素类物质的动态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肖更生

作者: 肖更生;王振江;唐翠明;刘学铭;罗国庆;吴福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桑椹;色素;花色苷;高效液相色谱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11 年 37 卷 04 期

页码: 16-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明确桑椹成熟过程中的主要色素类物质组成与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改善桑椹鲜果产品色泽和合理开发利用桑椹色素提供理论依据。采用80%丙酮提取法和pH示差法分别测定桑树品种大10、97-68、选26不同成熟期桑椹中的叶绿素及总花色苷含量,结果表明桑椹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而总花色苷含量逐渐升高,其中桑椹成熟后期大10的总花色苷含量是97-68的2.2倍,分析认为总花色苷积累量的差异是造成不同桑树品种桑椹色泽差异的原因之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桑椹成熟过程中主要含有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C3R)和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Pg3G)3种花色苷组分,3种组分的变化为:C3G和C3R存在于桑椹整个成熟期,是桑椹中的2种主要花色苷组分,且C3G呈逐渐增加趋势,C3R呈先增加后微量减少,至后期迅速、大量增加的趋势;而Pg3G在桑椹成熟生长的初期检测不到,然后呈先增加后减少,至后期迅速、大量增加的趋势。在生产上可将桑椹中主要色素物质含量变化特点及花色苷类化合物的积累特点,作为确定桑椹采摘适期的参考因素之一。

分类号: S888

  • 相关文献

[1]桑椹高花色苷及抗氧化能力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 王振江,唐翠明,刘学铭,肖更生,戴凡炜,罗国庆. 2014

[2]桑椹花色苷生理活性及加工稳定性研究进展. 李兆路,陈芹芹,毕金峰,吴昕烨,段玉权,司旭. 2015

[3]桑椹花色苷的提取及变化规律研究. 代君君,范涛,刘健,章玉萍,张丽丽,陈明,吴传华. 2014

[4]不同品种桑椹抗氧化能力及其与Vc、花色苷和总酚含量的关系. 李升锋,徐玉娟,廖森泰,吴继军,唐翠明,张友胜,唐道邦,温靖. 2008

[5]桑椹成熟过程中酚类物质、总黄酮及花色苷含量的动态变化. 王振江,罗国庆,唐翠明,吴福泉,吴剑安,肖更生,廖森泰. 2011

[6]水蜜桃果皮中色素和芳香物质变化与其内在品质的相关性. 周慧娟,杜纪红,苏明申,陈翅宏,张夏南,叶正文,李雄伟. 2019

[7]花色苷基于分子辅色机制的稳态化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邹宇晓,王思远,刘凡,沈维治,廖森泰,施英,穆利霞,胡腾根. 2016

[8]不同果桑品种桑椹成熟过程中非花青素酚类物质的含量变化. 李妍,刘学铭,刘吉平,唐翠明,王振江,陈智毅,肖更生. 2008

[9]红肉蜜柚果肉红色色素鉴定. 陆修闽,刘庆,徐娟,黄新忠,金光,卢新坤,陈小明. 2006

[10]HPLC法测定李果实中花色苷含量及其与pH示差法的比较研究. 周丹蓉,叶新福,方智振,姜翠翠,潘少霖,林炎娟. 2018

[11]紫甘薯花色苷水解条件研究. 毛建霏,雷绍荣,游米沙. 2012

[1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甘薯花青素含量. 周虹,雷绍荣,郭灵安,欧阳华学,代晓航. 2012

[13]紫玉米苞叶花色苷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朱莉,马越,赵晓燕,王丹. 2017

[14]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黑米中花色苷成分的测定. 应龙彬,俞桑桑,刘催萍,何仁锋,寿珍珍,胡根新,欧阳由男,沈波. 2012

[15]不同品种桑椹中糖酸组成和甜酸风味评价. 吕辉华,吴继军,廖李,陈学玲,王俊,汪兰,吴文锦,丁安子,程薇. 2016

[16]桑树资源综合利用进展及开发对策. 何雪梅,廖森泰,刘吉平. 2005

[17]桑椹成熟期间1-脱氧野尻霉素和主要花青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研究. 金勤生,朱俭勋,钟石,孙雨晴,李有贵,霍进喜,吕志强,计东风. 2019

[18]基于微生物发酵的低糖型桑椹精粉制备工艺研究. 龙晓珊,廖森泰,胡腾根,邹宇晓,李倩,黎尔纳,庞道睿,沈维治. 2019

[19]桑树的营养功能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何雪梅,廖森泰,刘吉平. 2004

[20]桑椹酒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陈雅,廉苇佳,韩琛,吴斌,阿依加马丽·加帕尔,雷静.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