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生物防治在对付外来入侵生物中的地位、问题与对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保平

作者: 孟玲;万方浩;马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传统生物防治;生防作用物;风险;非靶标效应

期刊名称: 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ISSN:

年卷期: 2007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传统生物防治即寻找、引进并释放高一营养级生物,即生防作用物(寄主专一的捕食者、寄生物或病原菌),使其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永久种群,并将靶标入侵有害物种的密度控制在危害水平以下。多数生物防治项目依据一个简单的前提,即外来入侵生物之所以造成危害,是由于其达到新的环境后,摆脱了在原来环境中抑制其种群数量的天敌。所以,引进专食性天敌将填补缺失的生态位,成功的生防作用物建立种群后,可以持续控制入侵有害生物,无需人为介入即可繁殖、扩散,并将靶标生物长期控制在很低的密度水平。在过去100多年的生物防治实践中,全世界为防治133种外来入侵杂草引进了352种天敌,其中有41种杂草的危害至少在一个国家被引进的昆虫和病...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茶翅蝽及其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张峰,钟永志,杨世勇,周长青,张钟宁. 2015

[2]我国天敌引进研究现状. 陆庆光. 1996

[3]转cry1C基因抗虫稻谷对黄粉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葛东华,陈秀萍,丁家桐,彭于发. 2014

[4]转Bt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陈洋,田俊策,彭于发. 2011

[5]两种赤眼蜂对捕食性天敌昆虫卵选择性观察. 耿金虎,沈佐锐,张帆. 2006

[6]税收筹划的风险及其防范策略. 刘桂芳. 2015

[7]农药市场的窜货风险及其防控措施. 邱光,李建伟. 2006

[8]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ERP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控制. 王欣,张争鸣. 2016

[9]热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风险防控机制研究. 欧阳沙郴,罗志强,刘东,蒲树和. 2015

[10]农业产业链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 詹瑜,崔嵬. 2012

[11]长期施肥条件下水稻土磷素分布特征及对水环境的污染风险. 王建国,杨林章,单艳红,沈明星,路长缨. 2006

[12]水葫芦治理太湖流域水体氮磷污染的可行性研究. 郑建初,常志州,陈留根,朱普平,盛婧. 2008

[13]盐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探讨. 罗梦森,扶定,郭军,周璇,平海波. 2011

[14]甜樱桃保护地栽培产业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李兴超,刘坤,王岩,孙立梅,曲静艳. 2014

[15]水葫芦放养的生态风险及控制对策. 常志州,郑建初. 2008

[16]税务筹划的风险及对策浅析. . 2010

[17]牛奶中β-内酰胺酶来源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陈美霞,文芳,郑楠,杨晋辉,张勇,陈璐. 2015

[18]沼液利用技术及风险分析. 安龙,王晓丽,张新建. 2016

[19]应对春柞蚕室外早收蚁风险的具体措施. 于艳,郭天凯,姜欣雨,杜占军,陈凤林. 2016

[20]农业科研副产品处置的风险与对策. 朱大威,朱方林.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