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苷酸的鲜味评价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继兰

作者: 陈继兰;文杰;赵桂苹;郑麦青;杨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肌苷酸;鲜味;感观评价

期刊名称: 中国家禽

ISSN: 1004-6364

年卷期: 2004 年 8 卷 S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试验对肌苷酸(IMP)及其与谷氨酸钠(MSG)的协同鲜味呈味作用进行了感官验证。试验结果表明,IMP的鲜味呈味作用显著,肉品IMP含量的差异会对肉品总体风味产生一定作用,作用大小与IMP和MSG等其它风味物的协同作用有关。

分类号: TS264

  • 相关文献

[1]不同品种猪肉鲜味特征比较研究. 葛倩倩,汤晓艳,涂婷,战俊良. 2020

[2]四个四川主推小麦品种的鲜白盐面条品质指标分析. 陈东升,Eric Storlie,邹裕春,杨武云. 2006

[3]5个枇杷晚熟品种果实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高慧颖,姜帆,张立杰,陈秀妹,郑少泉. 2009

[4]3种野生食用菌干品的鲜味评价. 张忠,谷镇,杨焱,周帅,刘艳芳,唐庆九. 2013

[5]不同肥料施用对瓠瓜风味品质的影响. 鲁忠富,吴新义,吴晓花,汪颖,汪宝根,徐沛,李国景. 2018

[6]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与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营养学特征分析及鲜味评价. 曹荣,赵玲,孙慧慧,刘淇. 2018

[7]六种市售豆豉的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覃芳丽,王思远,邹宇晓,黎尔纳,穆利霞,刘军,邢东旭. 2024

[8]多重PCR测序揭示浙蒲系列瓠瓜优异瓜形与鲜味的基因型基础. 吴晓花,吴新义,汪颖,汪宝根,鲁忠富,徐沛,李国景. 2018

[9]7种大宗食用菌的呈味物质分析及鲜味评价. 张璐,弓志青,王文亮,曹晖,于漫漫. 2017

[10]食用菌鲜味味觉定性定量方法的电子舌研究. 邴芳玲,冯涛,杨焱,庄海宁,李晓贝. 2016

[11]生鲜猪肉鲜度指标评定及呈味核苷酸降解规律的研究. 路伏增,罗卫斌,盛春生,徐如海,戴丽荷,姜红进,褚晓红. 2015

[12]不同成熟度平菇新鲜子实体中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刘芹,崔筱,宋志波,胡素娟,孔维丽,师子文,吴杰,张玉亭. 2022

[13]不同加工方式对羊肚菌水提液鲜味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卢琪,薛淑静,杨德,王少华,李露. 2022

[14]西藏林芝不同产区松茸菌盖及菌柄鲜味成分的比较分析. 刘振东,钟政昌,扎罗,王波,薛蓓. 2017

[15]靖海湾条斑紫菜的营养及鲜味评价. 赵玲,曹荣,王联珠,刘淇,陈少凡,符鹏飞. 2018

[16]绿茶滋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银霞,黄建安,张曙光,刘仲华. 2018

[17]不同成熟度香菇鲜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刘芹,崔筱,孔维丽,师子文,吴杰,宋志波,胡素娟,张玉亭. 2023

[18]UHPLC-Q-Orbitrap HRMS测定乌龙茶中呈味核苷酸及铁观音做青过程中呈味核苷酸变化分析. 黄艳,周孝森,高晨曦,张灵枝,荣杰峰,孙威江. 2023

[19]TGase酶促对蚕蛹蛋白肽组分的鲜味增强作用及伴生危害物分析. 杨秋智,钟赛意,王思远,王卫飞,罗东辉,田文礼,方晓明,李伟欣,穆利霞,邹宇晓. 2025

[20]影响地方鸡肌肉肌苷酸含量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李亮,陈浩林,韩雪,朱丽莉,李舒,杨昌英,陶宇航.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