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名山引种浙江良种绿茶化学成分的变化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家红
作者: 刘家红;尹旭敏;皮竟;姚永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引种;绿茶品种;生化成分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0 年 23 卷 04 期
页码: 1086-10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研究了龙井长叶、龙井43、迎霜、浙农113和浙农117等5个浙江品种引进四川名山后新梢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川西茶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引进品种新陈代谢的强度和方向发生改变,从而引起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和组成的变化。氨基酸和水浸出物含量增加,茶多酚、儿茶素和咖啡碱的含量减少,酚氨比也减小。这些生化成分的变化,使鲜叶原料更适制名优绿茶。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湖北引种黄金茶1号主要生化特性及绿茶适制性分析. 马林龙,金孝芳,曹丹,刘艳丽,王胜鹏,刘盼盼. 2016
[2]ISSR标记研究黄金茶群体与湖南省主栽绿茶品种的亲缘关系. 宁静,杨阳,沈仁春,彭继光. 2009
[3]不同绿茶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贾尚智,闵彩云,金孝芳,陈勋,石亚亚. 2011
[4]10个无性系绿茶品种区域适应性研究. 金孝芳,曹丹,马林龙,龚自明,贾尚智. 2015
[5]绿茶新品种“佛香2号”选育. 包云秀,黄玫,杨兴荣,张艳梅,李友勇. 2010
[6]略论优质绿茶品种选育. . 1997
[7]广东特色绿茶新品种“青心1号”选育研究报告. 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赵超艺,吴家尧,胡海涛,晏嫦妤,卓敏. 2009
[8]茶树品种主要化学成份与品质关系的研究. 魏芳华,李春华. 1994
[9]六杯香等5个绿茶品种区域试验. 游小妹,陈志辉,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 2012
[10]早生优质高产绿茶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选育研究. 赵洋,刘振,杨培迪,王旭,张贻礼. 2012
[11]沼液对有机茶树生长发育及其生化成分的影响. 刘红梅,陈娟,魏杰,申东,曹雨,皮发娟,刘晓霞. 2014
[12]茶花与茶叶常规生化成分分析研究. 周国兰,喻云春,胡华健,何莲. 2009
[13]福鼎大白茶不同施肥方式下生化成分及品质变化. 魏杰,鄢东海,刘红梅,刘声传,王勇,申东,郑文佳. 2012
[14]六堡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邱瑞瑾,王登良,龙志荣,马士成,邱卫华. 2016
[15]不同冲泡水温和时间对湄潭翠芽品质的影响. 张明露,管俊岭,赵曼,林杰,梁远发. 2012
[16]贵州西南部大树茶生化特性研究. 段学艺,王家伦,胡华健,高秀兵. 2012
[17]28份贵州茶树种质资源的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陈正武,陈娟,龚雪,张小琴. 2015
[18]加工工艺对茶树花主要生化成分和感观品质的影响. 黄燕芬,魏成熙,何嵩涛,姜金仲,周国兰,俞迎春. 2013
[19]做青强度对乌龙茶做青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黄福平,陈伟,陈洪德,陈荣冰. 2002
[20]‘丹桂’乌龙茶不同做青环境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游小妹,钟秋生,陈常颂.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UVC不同处理时间对生鲜羊肚菌贮运品质的影响
作者:曾顺德;曾小峰;颜蜜;刁源;商桑;尹旭敏;高伦江
关键词:生鲜羊肚菌;UVC处理;贮运;品质
-
贮藏温度对火棘鲜果采后生理及功效活性成分的影响
作者:陈一龙;商桑;曾顺德;曾小峰;刁源;尹旭敏;高伦江
关键词:贮藏温度;火棘鲜果;采后生理;功效活性;影响
-
柑桔皮果胶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及果胶应用现状
作者:商桑;尹旭敏;曾顺德;曾小峰;高伦江;颜蜜;刁源
关键词:柑桔皮;果胶;提取;应用
-
青脆李益生菌饮品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冷藏对其品质的影响
作者:商桑;高伦江;曾小峰;曾顺德;刁源;尹旭敏;陈一龙
关键词:青脆李;益生菌饮品;感官评价;发酵工艺;冷藏品质
-
前处理方法在果蔬真空冷冻干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商桑;高伦江;曾小峰;尹旭敏;刁源;曾顺德
关键词:前处理;果蔬;真空冷冻干燥;冻干效率
-
脐橙品系(种)的起源与演化
作者:王武;尹旭敏;李勋兰;洪林;杨海建;杨蕾;韩国辉;魏召新
关键词:脐橙;品种;起源;演化
-
真空冷冻干燥与热风干燥对桑果品质的影响
作者:李勋兰;魏召新;彭芳芳;尹旭敏;韩国辉
关键词:果桑;干燥处理;营养品质;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