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国威
作者: 李国威;崔玥晗;班艳丽;刘明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策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与装备
ISSN: 1674-1161
年卷期: 2022 年 003 期
页码: 74-75
摘要: 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是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介绍我国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成果产出与供给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够完善等4个问题,从强化源头培育、加强公共平台建设、加快专业化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分类号: F324.3%F323.3
- 相关文献
[1]单轨制与多元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利弊分析. 刘秀杰,张雨. 2007
[2]基于平台化的广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研究. 周广洲,刘楷,周远扬,李欢欢,艾建安,吴文栋,陈燕苹. 2019
[3]农业科技成果的供需特征及加快转化对策研究. 高原,李景岭. 2003
[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管理思路及对策. 冯玉兰,杨道富,陈梅玲. 2000
[5]科技支撑农业"走出去"的探索. 蒋韬. 2020
[6]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探讨. 温春生,宋红艳,王富有. 2009
[7]基于农民合作社视角的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 吕珂,张彬,侯倩倩,王佳江,赵泽民,徐世艳,徐晓红. 2020
[8]院县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成果转化工程作用机理与影响性分析. 马冬君,闫文义,王宁. 2010
[9]富裕县院县科技合作共建成效与影响. 刘玉涛,杨帆,宋秀丽,兰运才,于海林,王宇先,杨慧莹. 2014
[10]依托项目实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李冬,汪云刚,王立波,伍岗. 2009
[11]组建工程中心 促进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 全永明,罗闰良. 2000
[12]构建成果转化模式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葛兆建. 2014
[13]发展农业科技企业的思考. . 2012
[1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探究. 信军,郑末,李娟. 2019
[15]引入风险投资三方耦合成果转化研究. 杜优颖,孙德全,杨国伟. 2018
[16]重塑农业技术创新与转化模式. 易中懿. 2020
[17]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探究. 潘江鹏,王慧华,胡铁华. 2021
[18]以企业为平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 罗坤,徐明,李宏,李荣福,夏培康. 2010
[19]基于生产托管服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探析. 陈欢,汪永武,马斐,曹承富,吴子峰,乔玉强,李玮,张向前,赵竹,丁永刚,侯君佑,储艳梅,韩佩杰,杜世州. 2024
[20]强化农业园区创新 促进重庆“圈翼”互动共振. 古小东,弓成林.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加工辣椒品质特性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陶兴林;朱惠霞;张玉鑫;刘明霞
关键词:辣椒;品质特性;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践行“大食物观”,握好中国饭碗
作者:王小鹤;孙振宇;崔玥晗
关键词:大食物观;食品安全;问题;建议
-
西北地区大棚羊肚菌-紫叶莴笋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刘明霞;侯栋;杨建杰;王琼;杨婷婷
关键词:
-
加强辽宁省、市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协同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崔玥晗;孙大为;宋晓东;孙振宇
关键词: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辽宁省
-
基于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地理标志辣椒粉香气成分差异
作者:陶兴林;朱惠霞;王晓巍;刘明霞;张玉鑫
关键词:地理标志辣椒粉;香气成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莴苣叶疫病和茎腐病的病原
作者:何苏琴;文朝慧;白滨;刘永刚;刘明霞
关键词:生菜;莴笋;球形孢子囊;嗜导管腐霉
-
彩色花椰菜叶绿体全基因组特征分析
作者:朱惠霞;陶兴林;刘明霞
关键词:花椰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SSR;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