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地理标志辣椒粉香气成分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陶兴林

作者: 陶兴林;朱惠霞;王晓巍;刘明霞;张玉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地理标志辣椒粉;香气成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3 年 021 期

页码: 275-2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不同区域的地理标志辣椒粉香气成分差异,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技术对不同区域的地理标志辣椒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试样品中共检测出11类6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含烷烃类13种、烯烃类11种、醛类10种、醇类8种、酮类7种、醚类4种、酯类5种、酸类3种、呋喃类2种、吡嗪类1种、胺类1种;不同地理标志辣椒风味物质差异决定其呈香特点,高台辣椒、宝鸡辣椒、安集海辣椒、丘北辣椒、甘谷辣椒鉴定出来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数量依次为37、33、31、30、45,含量最高的风味物质分别为2,3,5,6-四甲基吡嗪、水杨酸甲酯、酞酸二乙酯、醋酸、四聚乙二醇单月桂醚;5种地理标志辣椒粉中均含有(1R,7r)-2,6,6,9-四甲基双环[5.4.0]-2,8-十一二烯、酞酸二乙酯、乙酸芳樟酯、醋酸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成分与载荷值大的风味物质呈正相关,载荷值小的呈负相关,依据载荷值大小筛选出了对香气贡献较大的挥发性化合物。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地理标志辣椒的地理环境与呈香特点关联性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O657.63%TS264

  • 相关文献

[1]不同加工方式对糟辣椒风味物质的影响. 张洪礼,王伦兴,吴义华,李正丽,毛建兰,刘芬. 2022

[2]湖北优良茶树品系绿茶香气成分分析. 马林龙,刘艳丽,曹丹,龚自明,刘盼盼,金孝芳. 2019

[3]不同类型黄皮果实香气成分和特征香气物质分析. 彭程,常晓晓,陈喆,邱继水,林志雄,陆育生. 2019

[4]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4种干燥方式对山药脆片香气品质的影响. 高琦,张建超,陈佳男,刘春菊,刘春泉,薛友林. 2018

[5]茉莉花茶香气品质评价指标的构建与研究. 陈梅春,林增钦,郑梅霞,王艳娜,陈秀娟,刘波,朱育菁. 2021

[6]不同干燥方式的桂热2号红茶香气成分分析及判别. 阳景阳,李子平,陆金梅,何文,冯红钰,刘汉焱,徐冬英,梁光志,罗莲凤. 2020

[7]‘瑞都香玉’葡萄果实挥发性成分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张克坤,王海波,王孝娣,史祥宾,王宝亮,郑晓翠,刘凤之. 2015

[8]5个番石榴品种果实食用品质和香气特征分析. 邱珊莲,林宝妹,郑开斌. 2023

[9]6种安徽地方火腿不同部位特征香气的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表征. 黄晶晶,周迎芹,张福生,杨明柳,谢宁宁. 2021

[10]不同品种樱桃白兰地香气成分的差异性. 丁燕,张建昌,原苗苗,赵新节,管雪强,王咏梅,韩晓梅,孙玉霞. 2022

[11]皖南地区出口“屯绿”香气成分研究. 王辉,雷攀登,周汉琛,丁勇,夏先江,黄建琴. 2018

[12]菠萝果实香气成分多样性研究. 魏长宾,刘胜辉,陆新华,吴青松,孙光明. 2016

[13]保康不同等级绿茶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 郑琳,刘盼盼,龚自明,王雪萍,程一方,杨伟,唐前勇,郑鹏程. 2021

[14]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主成分分析研究祁门红茶的香气成分. 杨停,雷攀登,周汉琛,丁勇,黄建琴. 2017

[15]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太平猴魁茶香气成分的研究. 杨停,雷攀登,周汉琛,丁勇,崔朋,程满环,黄建琴. 2017

[16]中国四个地区代表性沙棘果实综合品质评价. 方贵平,毕金峰,刘春海,岳丽华,李旋,刘佳,王雅. 2022

[17]辽宁鞍山不同产区南果梨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王阳,佟伟,王文辉,贾晓辉,杜艳民. 2023

[18]'瑞都香玉'葡萄果实挥发性成分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张克坤,王海波,王孝娣,史祥宾,王宝亮,郑晓翠,刘凤之. 2015

[19]6个菠萝品种成熟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刘胜辉,孙伟生,陆新华,吴青松,魏长宾,孙光明. 2015

[20]10个品种杨梅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检测及聚类分析. 张泽煌,林旗华,钟秋珍.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