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文星

作者: 马文星;李元清;崔国惠;吴晓华;于美玲;王小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育种;DNA分子标记技术;应用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5 年 20 卷 0z2 期

页码: 40-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DNA分子标记技术依靠提供准确、稳定可靠的DNA水平的遗传标记,在小麦的抗性基因、育性基因及产量性状基因的标记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文章针对小麦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育种研究中的现状,综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与小麦育种有关研究上的应用进展,以期为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育种科学研究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分类号: S512.035.3

  • 相关文献

[1]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果树研究中的应用. 温映红,庞传明,李小平. 2014

[2]小麦品种豫麦13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顾正中,夏中华,孙苏阳,刘友华,张云峰,严卫古. 2002

[3]小麦EMS诱变育种研究进展及其在连云港的应用. 任立凯,王龙,李强,孙中伟,王康君,刘艳. 2014

[4]植物诱变新技术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赵春芝,罗建新,张建成,赵春慧,江平,周俊,洪勇枫. 2010

[5]SDS-PAGE预测小麦烘烤品质及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王显萍,任有成. 2003

[6]适合中国对虾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的DNA分子标记技术. 刘萍,李健,何玉英,王清印. 2005

[7]“十五”以来内蒙古小麦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 崔国惠,李元清,于美玲,王小兵,吴晓华,史红飞,张建成. 2012

[8]近60年黄淮麦区冬小麦育种规律演变研究. 林作楫,揭声慧,雷振生,吴政卿,杨会民. 2011

[9]黑龙江省小麦地方品种的评价及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张耀辉,宋风英. 1991

[10]江苏省小麦育种及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王龙,任立凯,李强,孙中伟,王康君. 2014

[11]分子标记技术在连云港小麦赤霉病育种应用展望. 王莉娟,樊宁声,张广旭. 2017

[12]江苏省淮北地区小麦育种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李筠,冷苏凤,马继胜,王龙,任立凯,李强. 2010

[13]小麦×玉米远缘杂交技术以及在单倍体育种上的应用评价. 陈淑萍,王雪征,唐怀君,茜晓哲. 2011

[14]东北春麦区小麦育种50年 Ⅰ.小麦育种工作情况及主要成果. 祁适雨,肖步阳,王进先,辛文利. 2003

[15]我省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审定有关问题的探讨. 孙光祖. 2001

[16]谷蛋白溶涨指数(SIG)在小麦品质鉴定上的应用价值分析. 兰静,王乐凯,赵乃新,戴常军,李宛,李辉,赵琳. 2007

[17]2008-2018年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与育种概况. 赵丽娟,宋维富,车京玉,杨雪峰,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 2019

[18]四川省小麦育成品种系谱分析及发展进程. . 2019

[19]从长江流域白粒小麦地立品种中开拓抗穗发芽种质的研究. 吴兆苏,沈又佳,蒋国梁,戴大庆,蒋华仁,秦代红,江登阳. 1995

[20]小麦-近缘物种染色体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及白粉病抗性. 韩冉,隋新霞,杨洪美,宫文英,李根英,楚秀生,刘成,刘建军,赵振东.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