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饶正华
作者: 饶正华;李兰;苏晓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解脱毒;生物降解
期刊名称: 饲料工业
ISSN: 1001-991X
年卷期: 2010 年 31 卷 22 期
页码: 63-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具强烈致畸作用的生殖系统毒素,在饲料及饲料原料中污染普遍,给畜牧业带来较大危害。文中介绍了针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法和生物降解法的研究进展,指出吸附法在实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生物降解由于高效率、对饲料和环境没有污染、能够避免毒素的重新产生并适于大规模操作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分类号: S816
- 相关文献
[1]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生物降解. 计成. 2014
[2]一株同时降解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唐彧,张琼琼,郭永鹏,郑雅文,赵丽红. 2019
[3]饲料霉菌毒素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张俊楠,王金全,杨凡,刘杰,吕宗浩,郑云朵. 2019
[4]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生物降解酶研究进展. 荀以仁,周兴华,史建荣,徐剑宏,王刚. 2024
[5]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杨凡,张俊楠,王金全,吕宗浩,刘杰,郑云朵. 2020
[6]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徐圣佳,胡晓丹,徐丽梅,史建荣,顾振新,徐剑宏. 2018
[7]芽孢杆菌2X-7对ZEN毒素的降解与应用. 王刘庆,张晓,姜皓云,王蒙. 2025
[8]HPLC测定啤酒酵母β-D-葡聚糖吸附玉米赤霉烯酮(ZEA)的含量. 张丽霞,周剑忠,黄开红,徐学明,李莹,单成俊,王英. 2009
[9]小麦及其制品加工过程主要真菌毒素含量的变化. 李娜,孙辉,唐朝晖,段晓亮,方秀利. 2014
[10]肥育猪浓缩料中霉菌总数及霉菌毒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姜翠翠,王昌禄,王文杰,穆淑琴,潘振亮. 2008
[11]抽样调查北京地区猪场饲料及饲料原料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状况. 雷元培,马秋刚,谢实勇,赵丽红,范彧,李笑樱,王梁,谯仕彦,云鹏,计成. 2012
[12]一株苯酚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相关降解特性. 陈禹竹,唐琦勇,顾美英,朱静,刘晓静,崔卫东,张志东. 2019
[13]持续发病猪场的饲料霉菌毒素的检测和分析. 唐万勇,侯博,丁文格,朱秀高,石勇耀,蒋文明,程福生,熊剑锋,陆军,刘志滨. 2017
[14]玉米赤霉烯酮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凌阿茹,郭晋丽,郭文博,杨俊花,赵志辉. 2019
[15]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及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王相生,孙亚宁,阮崇美,张全伟,张勇,胡骁飞. 2017
[16]玉米赤霉烯酮对母猪繁殖性能和胎盘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王相生,孙亚宁,阮崇美,张全伟,张勇,胡骁飞. 2017
[17]木贼镰孢基因功能注释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李雪萍,许世洋,范雨轩,汪学苗,张怡忻,李敏权. 2021
[18]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对奶牛健康和生鲜乳质量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郭闪闪,杨红建,王娉,陈颖. 2014
[19]褪黑素抑制玉米赤霉烯酮诱导的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 周佳伟,吴俊静,乔木,王孝忠,刘贵生,梅书棋,彭先文. 2020
[20]霉菌毒素单独或联合暴露对睾丸间质细胞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凌阿茹,孙玲伟,孙诗谣,戴建军,张德福,杨俊花,赵志辉.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猪XCR1/FMDV双特异纳米抗体融合蛋白的制备与鉴定
作者:杨利;杜露平;侯立婷;张浩明;于晓明;李兰;乔绪稳;张元鹏;秦竹;王义伟;郑其升;陈瑾;程海卫
关键词:趋化因子受体1;双特异纳米抗体;二聚体;FMDV
-
囊素肽接枝透明质酸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免疫增强活性研究
作者:李兰;杜露平;李明举;陈瑾;张元鹏;侯立婷;秦竹;郑其升
关键词:透明质酸;囊素肽;免疫增强;酰胺反应
-
免疫增强剂CVC1302介导Tfh细胞分化机制分析
作者:杜露平;鲁海燕;李明举;侯立婷;于晓明;程海卫;张元鹏;秦竹;李兰;张浩明;杨利;王义伟;陈瑾;郑其升;侯继波
关键词:CVC1302;DC;STAT3;Tfh细胞
-
氯吡脲和噻苯隆预保果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作者:程大伟;何莎莎;仝向阳;李兰;顾红;郭西智;陈锦永
关键词:葡萄;阳光玫瑰;氯吡脲;噻苯隆;预保果;果实品质
-
饲料中大豆异黄酮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何继红;李兰;杨江勇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HPLC;大豆提取物;检测;饲料
-
光谱技术在果品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明;孙小旭;顾红;李兰;程大伟;王勇健;代占武;陈锦永
关键词:水果;品质;高光谱成像技术;无损检测技术
-
包裹有CTA1-DD蛋白的OCS-DS纳米颗粒的制备及佐剂活性
作者:秦竹;陈瑾;侯立婷;乔绪稳;李兰;杨利;杜露平;于晓明;张元鹏;郑其升
关键词:CTA1-DD蛋白;O-羧甲基壳聚糖;硫酸葡聚糖;纳米颗粒;佐剂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