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秆锈菌特异性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曦

作者: 刘太国;向文胜;陈万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秆锈菌;微卫星标记;FIASCO;分子检测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1 年 44 卷 22 期

页码: 4593-4599

收录情况: CSTPCD

摘要: 【目的】研发简单、快速、准确的分子检测技术用于小麦秆锈菌的准确诊断和秆锈病的早期预警。【方法】采用FIASCO法构建秆锈菌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分离微卫星DNA序列,设计合成小麦秆锈菌的特异性引物。【结果】根据小麦秆锈菌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设计1对小麦秆锈菌特异性微卫星引物Pgtfssr1(f/r),可在来自中国不同麦区的20份小麦秆锈菌分离物基因组DNA中扩增出395 bp的特异性片段,而在小麦条锈菌、小麦叶锈菌和其它麦类病原真菌中未扩增出该特异性片段。病菌侵入寄主30 h后便可检测到特异性DNA片段的存在,灵敏度达到1 ng.μL-1模板DNA浓度水平。【结论】成功研发出小麦秆锈菌的特异性SSR分子标记,为小麦秆锈病早期诊断在生产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435.121

  • 相关文献

[1]FIASCO法在小麦锈菌分子标记中的应用研究. 刘太国,高利,刘博,陈万权. 2010

[2]仿刺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潘传燕,臧云鹏,廖梅杰,王印庚,荣小军,张正,李彬,陈贵平. 2012

[3]微卫星标记的制备策略. 常玉梅,李绍戊,梁利群,孙效文. 2005

[4]牙鲆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多态性分析. 张潇峮,徐亘博,廖小林,张家波,陈松林. 2011

[5]小麦秆锈菌新小种Ug99及其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达龙珠,燕照玲. 2011

[6]小麦抗源品种Garuda"S"抗秆锈病基因单体分析. 邱永春,张书绅,刘永丽. 1999

[7]小麦秆锈菌新小种Ug99及其抗病育种研究进展(英文). 达龙珠,燕照玲,刘毓侠,刘文轩. 2012

[8]小麦秆锈菌新型小种Ug99的研究进展. 陈万权,刘太国,向文胜. 2011

[9]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及命名方法的演变. 陈万权. 2010

[10]我国小麦秆锈菌群体毒性基因的初步研究. 胡长程,谢水仙. 1994

[11]黑龙江省88份小麦品种(系)抗秆锈基因鉴定及抗性评价. 高福,王睿,刘东军,孙会言,王子叶,宋维富,李天亚. 2024

[12]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品种和后备品系抗秆锈性分析. 李伟华,朱桂清,韩建东,李天亚,曹远银. 2011

[13]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的定性PCR检测方法. 毛芙蓉,李飞武,刘燕妮,刘井莉,潘博. 2015

[14]贵州蔗区甘蔗黄叶病发生情况的分子鉴定. 付瑜华,周玉飞,张正学,雷石富,李向勇,卢加举. 2015

[15]分子检测技术在转基因植物中的研究概况. 朱英,刘永翔,黄永会,刘作易. 2013

[16]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生物学与分子检测鉴定. 李海明,吴祖建,陈启建,沈建国. 2011

[17]河南省大蒜病毒病的分子检测. 孙新艳,史亚娟,王振跃,燕照玲,孙虎,施艳. 2016

[18]天津地区番茄褪绿病毒的分子检测与基因组部分序列分析. 金凤媚,薛俊,宋建,于海涛,段红英. 2016

[19]基于LAMP的中药材川贝母真伪鉴别方法的建立. 兰青阔,赵新,陈锐,刘征辉,朱珠,王成,沈晓玲,刘娜,王燕,陈利智,王永. 2019

[20]杀菌剂抗性监测研究进展. 马琳,占绣萍,平新亮.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