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高粱F2群体的株型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旷野

作者: 张旷野;王佳旭;柯福来;张飞;朱凯;李志华;段有厚;邹剑秋;王艳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株型;遗传分析;主基因;遗传效应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8151

年卷期: 2022 年 003 期

页码: 43-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高粱株型相关性状的遗传方式。[方法]以 7050B×Tx2925B,01-26B×7009B,7037×矮四和 LTR108×LR625 为亲本构建了 4 个 F2代群体,分别测定全株叶面积,叶片数,株高,穗长,柄伸长度和穗柄长度六个株型相关性状,并利用单个分离世代分析方法研究上述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正态分布检验表明 3 个群体(7050B×Tx2925B,01-26B×7009B,7037×矮四)的叶面积,7037×矮四群体和 LTR108×LR625 群体的穗长和穗柄长度均符合正态分布。7050B×Tx2925B 群体、01-26B×7009B 群体和 7037×矮四群体叶面积,4 个群体的叶片数和 柄 伸 长 度 ,01-26B×7009B 群 体 ,7037× 矮 四 群 体 和 LTR108×LR625 群 体 株 高 ,7050B×Tx2925B 群 体 和LTR108×LR625 群体的穗长均受两对主基因控制。7050B×Tx2925B 群体的株高则受 1 对主基因控制,01-26B×7009B 群体和 7037×矮四群体的穗长和四个群体的穗柄长度中均未检测到主基因的存在。叶片数,株高和柄伸长度等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较大,可以在早代进行改良和选择。[结论]本研究为株型相关性状的 QTL 定位和基因挖掘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对高粱理想株型育种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柞蚕茧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焦阳,钟亮,徐亮. 2018

[2]烤烟品种易烤性相关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倪超,徐秀红,张兴伟,王英俊,王传义,贾兴华,张忠锋,岳山,张琳,张本强,张艳艳. 2011

[3]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抗性遗传分析. 张素勤,顾兴芳,张圣平. 2007

[4]烟草品种GDSY-1的青枯病抗性与遗传分析. 张振臣,袁清华,马柱文,郭培国,李集勤,邱妙文,谢锐鸿,李淑玲,赵伟才,陈俊标. 2017

[5]大豆对SMVSC-3株系的抗性遗传和QTL分析. 郭丹丹,陈海峰,杨中路,单志慧,朱晓玲,陈水莲,周新安,周蓉. 2012

[6]青花菜与甘蓝近缘野生种‘B2013’杂交后代对根肿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张小丽,李占省,方智远,李宝聚,柴阿丽,孙继峰,杨丽梅,庄木,张扬勇,张黎黎,樊艳燕,孙培田,刘玉梅. 2014

[7]冰草1PS和1PL易位染色体导入不同小麦背景改良株型的遗传效应评价. 康西璐,韩舶辉,王筱,韩海明,周升辉,鲁玉清,刘伟华,李秀全,杨欣明,张锦鹏,李立会. 2024

[8]陆地棉棕色纤维色泽的遗传效应. 冯鸿杰,王杰,孙君灵,张新宇,贾银华,孙杰,杜雄明. 2010

[9]优异高粱雄性不育系01-26A的组配降秆效应及其分子机理. 邹剑秋,王艳秋,李金红,朱凯. 2020

[10]高粱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新进展. 邹剑秋. 2020

[11]绿豆主要株型性状的遗传. 徐宁,曲祥春,王明海,邓昆鹏,包淑英,王桂芳,窦忠玉,窦金光,郭中校. 2019

[12]北方杂交粳稻株型遗传分析. 马秀芳,郝宪彬,沈枫,华泽田. 2008

[13]甜瓜柄蔓夹角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熊姜玲,赵光伟,徐志红,贺玉花,孔维虎,张健,徐永阳. 2016

[14]玉米株型和轴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曹冰,李现奎,李临江,潘月胜,刘玉敬,李杰文,巩东营,王志武. 2007

[15]高粱F2群体株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 张旷野,王佳旭,柯福来,张飞,朱凯,王艳秋. 2023

[16]干旱胁迫下适宜机械化生产高粱品种株型变化及生理响应. 张飞,王艳秋,朱凯,张志鹏,卢峰,邹剑秋. 2018

[17]高粱抗蚜基因的遗传分析和SSR标记定位. 常金华,夏雪岩,张丽,李荣改,刘国庆,罗耀武. 2006

[18]早熟矮秆高粱不育系P03A生育期和株高性状的遗传分析. 段有厚,卢峰. 2020

[19]旱稻、高粱属间杂交紫色性状遗传分析. 李慧敏,李道亨,赵凤梧,刘冬成,张爱民. 2006

[20]影响高粱茎秆汁液含量基因的精细定位(英文). 翟国伟,邹桂花,严松,王华,邵健丰,陶跃之.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