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原料等级茯砖茶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熙

作者: 黄浩;银霞;黄怀生;粟本文;郑红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茯砖茶;等级;感官品质;化学成分;香气组分;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中国茶叶加工

ISSN: 2095-0306

年卷期: 2016 年 05 期

页码: 39-44+56

摘要: 以一级、二级、三级黑毛茶原料制得的茯砖茶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感官品质、生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感官品质上,一级料茯砖茶汤色橙红、菌花香浓、滋味醇厚,三级料茯砖茶汤色橙黄、香气纯正、滋味纯和;在生化成分上,一级料茯砖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咖啡碱和类黄酮化合物总量均最高,二级料茯砖茶次之,三级料茯砖茶最低,二级料茯砖茶中茶多糖含量最高,三级料茯砖茶中茶红素和茶黄素均高于一级、二级料;在香气组分上,醇类、酮类和烷烃类香气组分总量在不同原料等级茯砖茶中含量均较高,其中一级料茯砖茶醇类香气组分总量最高,三级料茯砖茶醇类香气组分总量最低,一级、二级、三级料茯砖茶酮类香气组分逐渐增加;在抗氧化活性方面,一级料茯砖茶的总抗氧化活性和清除羟自由基活性最强,三级料茯砖茶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最强。

分类号: TS272.7

  • 相关文献

[1]不同等级白茶的抗氧化活性及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分析. 吕海鹏,张悦,林智. 2016

[2]不同等级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吕海鹏,林智,张悦,梁月荣. 2013

[3]3个高香茶树品种(系)制作沙县红边茶香气特征研究. 李鑫磊,陈泉宾,孔祥瑞,杨卫琼,冯鸿弦,林忠平,陈常颂. 2024

[4]不同等级红茶的抗氧化活性及关键成分比较分析. 乐婷,王伟伟,王蔚,张建勇,薛金金,杨刘艳,江和源. 2022

[5]烤烟烟叶物理特性与产地·等级及常规化学成分关系研究. 孙吉,杨斌,窦佳宇,付秋娟,窦玉青. 2013

[6]不同加工工艺对蒲公英叶茶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张怡,柳洪入,姚连谋,邓国华,乔勇进. 2023

[7]不同工艺制法对茶叶风味品质化学轮廓的影响. 陈林,陈键,陈泉宾,张应根,宋振硕,王丽丽,尤志明. 2016

[8]不同原料复配组成对金线莲花草茶品质的影响. 高一舟,汪芳,曹青青,岳川,吴梅,许勇泉,周小军,徐金晶,丁莫芷,钭凌娟. 2023

[9]辐照对发酵甘薯保鲜效果和功能活性的影响. 崔莉,刘春泉,李大婧,宋江峰,江宁,刘春菊,吴海虹,朱丹宇. 2011

[10]安顺名优绿茶的感官品质与主要化学成分. 沈强,邵亦俊,邵欣宇,郑文佳. 2014

[11]沿河古茶树茶叶的感官品质及化学成分. 沈强,张小琴,李兰东,贺永龙. 2015

[12]保压时间对白茶饼物理特性和感官品质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陈键,宋振硕,林清霞,王丽丽,傅永兴,陈林. 2022

[13]不同产区乌龙茶感官品质与茶汤化学成分分析. 蔡烈伟,许勇泉,周炎花,吴士彬. 2016

[14]黔茶1号试制红茶、绿茶和黄茶的品质研究. 沈强,张小琴,罗金龙,杨肖委,刘晓霞,周良书,郑文佳. 2023

[15]九龙袍品种乌龙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单睿阳,陈志辉,游小妹. 2015

[16]勐海古树茶与生态茶品质化学研究. 陈玫,夏丽飞,梁名志,杨盛美,李晓霞. 2012

[17]不同年份德昂族酸茶的化学成分含量与感官品质评价. 马玉青,赵碧,杨天铭,潘联云,冉隆珣,梁名志,杨世达,杨明帮. 2022

[18]皖南烤烟烟叶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的相关性. 薛琳,朱启法,季学军,张忠锋,董建新,程森,蔡宪杰. 2016

[19]不同茶树品种(系)黄大茶的品质分析. 郑琳,刘盼盼,金孝芳,宁井铭,冯琳,高士伟,滕靖,王雪萍,韩艳娜,郑鹏程. 2022

[20]云南不同茶区的名山古树茶品质比较研究. 浦绍柳,范承胜,伍岗,蔡丽,邓少春,张艳梅,周玉忠,董辉,毕晓清,郝连奇.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