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蛀螟成虫触角超微结构观察及对玉米花丝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倩

作者: 张天涛;白树雄;何康来;王勤英;李云龙;王振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桃蛀螟;触角感受器;超微结构;植物挥发物;触角电位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4 年 40 卷 01 期

页码: 70-7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ée)]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及形态特征,利用扫描电镜对桃蛀螟成虫触角感器进行观察,并利用触角电位仪分析桃蛀螟触角对5种玉米花丝气味挥发物的反应。发现桃蛀螟触角感器绝大部分位于触角的腹面及侧面,鞭节表皮上有连续的网纹结构,而柄节和梗节上没有。桃蛀螟触角上有7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Ⅰ型、Ⅱ型)、刺形感器、耳形感器、钟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Ⅰ型、Ⅱ型)。桃蛀螟雌雄成虫对花丝气味挥发物产生明显的触角电位反应,雌性桃蛀螟触角对1-己醇、1-庚醇、β-蒎烯和β-紫罗酮反应明显,且随浓度的增加,反应强度增加迅速,尤其对1-己醇的反应尤为明显。雄性桃蛀螟触角对于1-庚醇和1-己醇反应非常明显,反应强度明显弱于雌虫。

分类号: S433.4

  • 相关文献

[1]引起小菜蛾盘绒茧蜂雌雄差异反应的气味筛选及行为学检测. 刘杨,王桂荣,杨斌. 2018

[2]烟蚜茧蜂对蚜虫信息素及烟草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董文霞,张峰,方宇凌,张钟宁. 2008

[3]几种植物挥发物对椰心叶甲成虫的触角电生理活性. 赵冬香,卢芙萍,莫圣书,王爱萍. 2006

[4]3种寄主挥发物中引起旋幽夜蛾嗅觉反应的活性组分分析. 杨安沛,张航,白微微,丁瑞丰,李广阔. 2024

[5]茶尺蠖绒茧蜂对茶梢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 黄毅,韩宝瑜,唐茜,徐欢,汪云刚. 2009

[6]绿豆象成虫对绿豆豆荚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王宏民,杨萌萌,张耀文,张仙红. 2017

[7]板栗挥发物对桃蛀螟成虫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陈炳旭,董易之,梁广文,陆恒. 2010

[8]二点委夜蛾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研究. 田彩红,王瑛,封洪强,刘顺通,邱峰,李国平. 2015

[9]棉铃虫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郭予元,吴孔明. 2002

[10]B型烟粉虱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及对寄主植物气味的嗅觉行为反应. 吴孔明,张永军,郭予元. 2007

[11]梨小食心虫触角感受器雌雄二型的超微研究. 郭永福,王怡,孔维娜,柴晓晗,马瑞燕. 2018

[12]颈双缘姬蜂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郦卫弟,黄芳,贝亚维. 2013

[13]扫描电镜下的金银花尺蠖触角感受器. 向玉勇,张帆,郑成钢. 2015

[14]荔枝蒂蛀虫成虫羽化和交尾习性及性信息素释放节律的研究. 张辉,陈晓琴,江世宏. 2014

[15]应用RNA干扰技术对甜菜夜蛾信息素结合蛋白功能的研究. 周耀振,修伟明,董双林. 2009

[16]刺槐挥发性物质分析及美国白蛾的触角电位反应. 白鹏华,相伟芳,刘宝生,李敏,于金萍. 2018

[17]二氧化碳在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定位寄主植物根系中的作用. 刘香雨,赵旭,王志敏,秦健辉,屈亚飞,李克斌,曹雅忠,尹姣. 2022

[18]六星黑点豹蠹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初步鉴定. 刘红霞,荆小院,郑海霞,杨美红,张金桐,朱卫华,刘金龙. 2021

[19]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对5种植物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和嗅觉反应. 尹海辰,李文静,许敏,许冬,万鹏. 2021

[20]东方绢金龟雌成虫对桃树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张萌萌,陈宏灏,王文凯,陈立.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